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整合的途径与教学方法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一、幼儿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整合的原则

各领域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和整合,是当今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幼儿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在整合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本体性原则    

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在与其他领域的整合中依然要凸显艺术领域本体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功能。艺术教育仍然需要坚守本领域目标,追求其内的系统性、层次性和衔接性,为寻求更加适宜的策略与方法而与其他领域有机合,以达到提升幼儿艺术经验、拓展幼儿艺术能力的目的

不能因为整合变成大拼盘,如果为了整合而缺失了艺术领域的本体性,那就不偿失了其他领域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是什么就得像什么,名称、内容、形式上的拼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二)自然性原则    

根据艺术作品内涵分析艺术教育需要与什么领域整合、如何整合,这就需要教师基于思考,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取舍

艺术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整合表现在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用文学的意境来渲染,用视觉艺术来呈现,用内心情感来升华等。但绝不是生搬硬套地迎合主题教学,在内容上与领域教学吻合或者在某环节中上演唱一唱、跳跳的形式,这只能让艺术成为其他领域内容的“背景”,而严重偏离了艺术领域目标

(三)发展性原则

幼儿是一个发展的整体教师需要研究幼儿怎将各种领域经验自然整合起来,上升为更有价值的新经验,从而用促进幼儿整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来进行领域之间的整合

艺术教学既要围绕本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来进行领域间的整合,还要为幼儿近阶段和后续的长远学习做准备如幼儿的学习品质、人格培养等,就需要教师长期关注,带着发展的思想,敏锐地发现,并纳整合的范围,这对幼儿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整合的途径

(一)寻找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共通点进行整合

在探索艺术领域的同时,教师应积极寻找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共通点,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从而达到交融互通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如小班节奏活动《萝卜谣》,包含了儿歌“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的整个过程,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轻松地掌握了儿歌的节奏歌词是“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等,其节奏型正好是“ⅩⅩⅩ | ⅩⅩⅩ | ⅩⅩ – |儿歌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正好将节奏活动与语言活动自然而巧妙地整合了起来 

又如中班节奏活动《小青蛙捉虫》,“小青蛙捉虫子”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用双脚跳、拍手等多种形式体验用“ⅩⅩⅩ ⅩⅩⅩ”的节奏去捉虫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巩固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还锻炼了双脚跳的动作,有效地实现了节奏活动与健康活动中动作技能的整合 

(二)寻找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在寻找到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共通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发现其他领域内容中所包含的知识点也与艺术领域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某一个领域中所隐含的知识点与艺术领域相互渗透,更显整合的多元化 

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氛围,让师幼共同分享音乐所蕴含的丰富世界以语言来创设音乐欣赏情境是最简便也是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欣赏水平和作品本身的内涵因素,灵活地借助语言的功能,将语言美与音乐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能使幼儿在语言与音乐共同营造的情境氛围中激发认知,触发内心深处纯真的感情,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如大班音乐欣赏《胖国王》,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讲述每一段音乐包含的内容:胖国王发现自己身体肥胖对生活带来的不便——运用各种运动方式减肥——人们为减肥成功的胖国王庆祝幼儿结合音乐通过语言的表述,同时大胆运用动作(体育器械)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这便是音乐欣赏活动与语言活动所包含的健康知识的整合 

又如小班节奏活动《蔬菜宝宝我爱吃》,教师通过蔬菜这一物品,引导幼儿学习用儿歌的形式,一边描述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一边进行节奏练习又在“逛菜场”的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从而达到生活即教育的目的,这便是节奏活动与语言活动所包含的科学和社会知识的整合

三、幼儿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整合的教学方法

(一)问题推进法

提问是启发幼儿扩散性思维的有效方式,但是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当幼儿的回答出现局限或偏离主题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追问;同时还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如音乐欣赏《胖国王》活动中,当教师引出故事图片,请幼儿观察胖国王的肥胖会给他带来哪些不便时,可以请幼儿模拟并迁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怎么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一下子就拓展了幼儿的思路:健康饮食、坚持锻炼、不挑食等 

问题推进法在活动中较好地激发了幼儿思维,通过经验迁移,将幼儿的思维进行拓展,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现 

(二)语言提示法

《纲要》中指出:互相渗透的各领域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艺术活动中同样蕴含语言教育的价值,让艺术作品说话,也是培养幼儿语言的重要方式,这也是《纲要》体现的先进理念语言提示法包括以下三种:

1.故事法

故事法适用于音乐欣赏活动,通过让幼儿欣赏音乐,借助故事讲述音乐欣赏的内容,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案例:

大班音乐欣赏《狮子王》

在大班音乐欣赏《狮子王》活动中,老师先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乐曲ABA的结构。“狮子大王要过生日了,听一听,谁会来帮它过生日呢?”使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小朋友们,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进一步增加幼儿的想象,使乐曲内容与故事内容匹配,有效地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然后,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乐曲性质创编动作,幼儿各自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了故事中狮王的高兴、神气、威猛、害怕等,既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了音乐作品的内容,又让每个幼儿享受到表演的乐趣。 

2.儿歌法

儿歌法适用于泥工活动,通过儿歌的导入,如《可爱的小鸡》活动中,教师创编儿歌“小小鸡,叽叽叽,尖嘴巴,圆身体,身上穿上绒毛衣,爱吃小鸡爱吃米”幼儿通过儿歌的隐形提示,更加清晰地了解制作小鸡的步骤 

3.猜谜法

谜语导入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形式在艺术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猜谜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引出活动的主题 

(三)多通道参与法

艺术领域活动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幼儿体验到参与活动的乐趣,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经验范围,他们是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经验,因此教师要调动幼儿的多种通道来感知,而在诸多的感知通道中,除了常用的听觉外,还可以运用运动觉、视觉和语言来感知,用这些多通道的参与法将幼儿的消极旁听转化为积极参与 

(四)环境材料牵引法

1.环境渲染法

如在欣赏《摇篮曲》活动中,教师在教室里悬挂许多小星星、月亮等,让幼儿在环境的渲染中,迁移生活经验,自主地扮演爸爸妈妈,伴随着音乐哄宝宝睡觉 

2.材料提供法

通过材料的提供(幼儿操作学具),扩散幼儿创造性的思维如小班《我爱洗澡》活动中,教师提供毛巾、洗浴球等,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欲望,丰富幼儿的动作,较好地与健康领域进行整合 

3. 标记法

标记法适用于节奏活动中如大班节奏《跳舞毯》活动,通过跳舞毯上的数字、上下箭头等标记帮助幼儿理解舞步的方位和顺序,较好地与语言、健康、科学领域进行整合 

(五)情感体验法

情感体验是一种由内到外,自然的情感体现指南》中指出:保持愉悦的情绪,增进生活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乐观、开朗、进取的生活态度;能感知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富有同情心如在欣赏作品《小乌鸦爱妈妈》活动中,通过音乐的烘托、角色的扮演、场景的创设,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关爱妈妈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 

(六)游戏渗透法

游戏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幼儿园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如音乐欣赏活动,教师不仅可以选择生动、易记、有鲜明形象、游戏性强的音乐作品供幼儿欣赏,还可以灵活设计活动方式,使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 

案例: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啤酒桶和小老鼠》

在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啤酒桶和小老鼠》中,教师可以根据歌曲旋律和情绪编一个故事,结合故事设计“小老鼠找食”“小仙女为啤酒桶变魔术”“啤酒桶和小老鼠一起玩”等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分三次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了解和熟悉音乐,进而大大加深了自己对乐曲内涵的理解。

幼儿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整合的途径与教学方法-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整合的途径与教学方法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