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叶平枝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你真棒” “你真聪明”相比,激励性评价是具体的、描述性的,鼓励进步而不是比谁优秀,激励自信而不是引发骄傲,激发内在动机而不是强化外在动机,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追求动态发展而不是静态结果。激励性评价并不复杂,但由于我们习惯于进行泛泛的评价,往往难以做到知行合一。这就需要我们与习惯作斗争,经常反思我们的日常评价行为,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就专业化程度而言,专业化程度较低的教师只注重标准答案,会告诉幼儿把兔子画在水里是错误的;专业化程度中等的教师会对幼儿进行泛泛的表扬;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师会用欣赏的口吻具体描述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发表不同观点,而且能培养幼儿的成长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这才是真正的激励。
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从一开始习惯性地泛泛评价,到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并进行具体评价,做到了知行合一,收到了良好的激励效果。
对幼儿进行激励性评价,需要教师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首先,关爱幼儿,关注幼儿的心理感受和生存状态,尊重、倾听、理解幼儿;
其次,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将幼儿视为主动、积极、充满发展潜力的独特群体;
再次,具有成长性思维,将幼儿的个性、能力等视为可以改变的存在,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成长;最后,有一定的教育智慧,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契机促进幼儿发展,为幼儿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