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趣味“颜”究所
色彩一一无处不在,
色彩一一充满乐趣,
色彩是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
在孩子的眼中,一草一木都有着绚丽的色彩。
红橙黄绿青蓝紫,浸润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一次泥工活动中,孩子们对超轻黏土的混合发生的神奇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感知经验和审美情趣,满足他们探究色彩秘密的好奇心,共赴一场“颜色”之约……
我把很多种颜色的黏土都混合在一起,
黏土变成了黑色。
我用黄色和蓝色的黏土混合,
变出了绿色的黏土。
老师,把两种不同颜色的黏土混合在一起,
变出了不同颜色的黏土。
原来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的混合会发生这么多神奇的色彩变化,
色彩还会蕴藏着怎么样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1
幼儿园的色彩
幼儿园是多姿多彩的,幼儿园有什么颜色呢?孩子们喜欢玩的玩具都有哪些颜色呢?身边的色彩唤起了孩子们心中的那份好奇…
“老师!大型玩具是红色的!”
“操场上的脚踏车是黄色的!”
“幼儿园的小山坡是蓝色的!”
“操场上的轮胎是黑色的!”
“幼儿园的垃圾桶有红色、蓝色、绿色,还有黑色的呢!”
2
夏天的色彩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美育课堂。孩子们将掉落的彩色花朵和树叶收集起来,制作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花草手环。
3
收集色彩
孩子的眼睛是
七彩的
他们的眼中
所有的颜色都是
赋予魔法的。他们利用
园内的可用资源
自主寻找、自主探究
感受生活中的五彩斑斓,感受到颜色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通过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孩子们喜欢的颜色,尊重他们对色彩认知的同时,提升对色彩的敏感度。
红色小精灵藏在草莓里;
红色的花朵里;苹果里;辣椒里…
蓝色小精灵藏在蓝色的积木里;
蓝莓里;蓝蓝的天空里…
黄色小精灵藏在黄黄的树叶里;
黄色的积木里;橘子里…
绿色小精灵
藏在绿色的积木里;
绿绿的小草小花里;
脆脆的梨子里;
美味的提子里…
教
师
思
考
从三岁起,儿童就有了对颜色的感知与认知,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探索各种颜色,并运用它们来进行搭配,但由于年龄小,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会把各种颜色张冠李戴。教师是孩子们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孩子们对颜色充满了无限的探索欲望,作为教师应该把握色彩敏感时期,不断促进儿童的感官与智能发育。
绘本:《小蓝和小黄》
孩子们对绘本《小蓝和小黄》特别感兴趣。故事中的小蓝和小黄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发生了很多有趣、精彩的故事。一本简单的绘本故事,拉近了孩子们与颜色之间的距离。
绘本中,
孩子们还发现当小蓝和小黄拥抱在一起时就会变成小绿,这深深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科学:色彩小实验
小蓝和小黄拥抱在一起,
真的能变成小绿吗?
小蓝和小紫拥抱在一起,
也会变成小绿吗?
我可以把我喜欢的小蓝
和小红拥抱在一起吗?
了解到
小蓝和
小黄的色彩
变化规律之后。
孩子们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和猜想。
教
师
思
考
《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联想,积极操作,激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并在实践操作中探索物体并关注动作产生的结果。”在探秘变色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1
玩转三原色
2
色彩大碰撞
当更多的色彩宝宝碰撞在一起,
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有趣的事情呢…
3
色彩变变变
在运用各种颜色
进行砸画和吹画的过程中,
孩子们关注到变出的各种图案和造型,
借此开启了一段
“借形想象”的创作之旅!
教
师
感
悟
在本次的班本课程探索活动中,我们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各项活动,在观察、比较、操作、想象的过程中加深孩子们对颜色的认识,感受颜色的变化。同时,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了色彩不仅仅在于颜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关于“色彩”的故事我们还在继续……
@
扫码关注幼教论坛
来源: 温州市第九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