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花开有时·衔接有度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关键期,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充满了期待。幼小衔接,对孩子来说,是角色的转换与成长,对于家长来说更是新的认知与挑战!我园在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上,一直稳步推进。老师们前期通过仔细研读《幼儿园指导要点》文件的精神,从发展目标、具体建议、教育建议出发,旨在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为中心,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为主题内容,挖掘适合孩子操作的游戏活动,其实幼小衔接的核心就是在于培养孩子良好行为和生活习惯。
小学零距离 成长初体验
01
期盼、向往
通过参观小学校园,参与集体教育以及体验游戏互动,减少了孩子们对于小学的陌生感,这一次奇妙快乐的小学校园之旅,也让孩子们对于小学有了新的期盼与向往。时光的年轮,从未停息,希望九月份的你们一定能怀着饱满的热情,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小学。
小学生回访
毕业的哥哥姐姐们回来幼儿园跟弟弟妹妹们分享小学的美好生活,弟弟妹妹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讲,时不时还提出疑问请哥哥姐姐们解答。
运动悦童心 快乐促成长
02
挑战、锤炼
骄阳下,孩子们满含热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户外运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尽情释放天性,挑战自我,锤炼意志,锻炼品格。
勇敢、坚强
运动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磨炼意志,还能长知识,陶冶情操。
第二方面
生活准备
快乐劳动 传承美德
01
习惯、责任
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们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中,学会尊重身边的劳动者,珍惜其劳动成果,自信心在萌芽,责任感在生根!
安全防护 平安同行
02
安全、防护
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永恒话题,通过防拐、地震等安全演练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演练中学会求救或自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幼儿安全意识,从小知安全、懂安全、用安全。快和孩子们一起去探寻自我保护的小锦囊吧!
第三方面
社会准备
爱祖国 爱家乡
参观大鹏地质博物馆
01
爱国、爱家
走进大鹏地质博物馆,这里有1.45亿年前的古火山,869.7m深圳第二高峰,1450种野生动植物……这里是自然的典藏室,通过了解深圳的过去,增强民族自豪感,抒发孩子们心中的爱国爱家乡之情。
走进社区 和谐相处
02
和乐、美善
走进社区,和在社区公园锻炼的爷爷奶奶们和谐相处,共建“和乐”“美善”的幸福家园,通过互动游戏拉近与邻居们的关系,让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迈出了一大步。
走进消防站
走进社区消防站,近距离学习消防知识,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消防叔叔给小朋友们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报警。
第四方面
学习准备
遨游书海 畅读童年
01
播种、浸润
一本书,一个世界,一个故事,一段旅程,美妙的绘本如同一粒小种子,把它撒在心田里,便会开出绚烂的花朵,快和我们一起走进图书馆绘本世界吧!
遨游、畅读
通过阅读绘本、制作绘本、分享绘本、故事,培养了孩子们阅读兴趣,打开了思维,让想象插上翅膀飞翔,让绘画成为无拘无束的表达,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故事的作者。他们乐在其中,我们负责记录美好!
自制绘本
探索新世界 奇妙科技行
02
求知、探索
体验科技发展的变化,动手解惑,奇思妙想,制作科学小实验,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让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悄悄生根萌芽。
遇见扎染、刺绣 遇见美
04
兴趣、享受
孩子们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扎染、刺绣能很好的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通过穿针、缝线、折叠、捆扎、打结、夹扎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促进幼儿语言、情感、艺术、社会性多方面的发展。
第五方面
家园合力
多种途径、沟通互动
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生活、学习情况,更进一步做好家园配合工作;定期开办育儿讲座,分享育儿经验,促进教师与家长互动;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增进家园亲和力;利用节日庆典活动,体验活动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
家长学校讲座
入学身心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做好入学的身心准备,有利于促进即将入学的儿童具备一定的情绪调控和恰当表达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小学新的环境,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布吉街道荔山御园幼儿园
END
专注教师成长
启迪教育智慧
扫码报名咨询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欢迎您投稿youjiaoluntan@yeah.net,分享给更多人。编辑:幼教论坛ID:youjiiaolun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