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我
渔民的故事
月黑见鱼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四面环海、山海相依,“洞头”是个拥有浓厚海洋文化和海岛风情的渔家之乡。年年岁岁中,洞头渔民一直诉说着自己的海上故事。大二班的孩子们与渔民的故事由此展开。
01.听见“渔”音
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职业呢?孩子们对此产生好奇。主题《我想知道的》主要围绕农民、警察、医生三种职业进行探索。洞头是个靠海而生的海岛,“渔民”应是洞头最悠久的职业,我们应如何在本主题中融入洞头渔民的相关课程呢?
问卷大调查
我们向孩子们发出“渔民”调查表,获取孩子们对“渔民”的已有经验和未知经验。
分析地域资源
02.看见“渔”腾
分析关键经验
预设主题网络
通过收集、建立的信息,我们和孩子一同初步构建了以下网络图:
制定主题目标
同时确定本次班本课程的活动目标:
基于这样的预设下,孩子们开始了班本之旅。渔民的故事,让孩子们产生了及其浓厚的兴趣,同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03.发现“渔”趣
探秘1:捕鱼工具大探索
常识的普及让孩子们对渔民的日常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渔民的特殊装备让孩子们对渔民有了更多的崇拜和好奇。
探秘2:渔网编织大探索
//问题导向:渔网是怎么编的呢?
生成活动:编织渔网
渔网编织
这些自制渔网真能补得到鱼吗?
于是一场捕鱼大赛随即展开!
突发事件
//问题导向:鱼为什么会死呢?
1.天气太冷,鱼被冻死了
2.鱼太多了,在集装箱里空间太小憋生病了。
3.有些鱼在运输的过程中路太抖被颠死了。
4.鱼是海水鱼,泳池的水是淡水,鱼死了。
问问保安叔叔吧!
谁都不能确定鱼死的原因。
孩子决定去求助他们心中最有知识的人
保安叔叔!
询问保安叔叔
问问百度君吧!
鱼还能吃吗?
//问题导向:死的鱼还能吃吗?
生成活动:吃鱼辩论赛
吃鱼辩论赛
问问食堂阿姨吧!
吃!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儿!
能不能吃我们还是寻找专业人士咨询。
孩子们找到食材方面最具权威的人士-食堂阿姨。
寻求食堂阿姨
家园活动:美味鱼肴
探秘2:渔网秘密再探索
捕鱼大赛
//问题导向:鱼为什么从渔网中掉出来?
孩子们的想法:
缩小两条网绳之间的距离,将网孔变小
//问题导向:渔网浮在水面上怎么办?
孩子们的想法:
给渔网四周加上重力器
渔网的再次编织势在必行
我们二战渔网
生成活动:捕鱼大赛2
渔网改良明显
在二次捕捞的过程中,孩子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针对渔网的逐步改进
孩子们的探索还在持续当中…..
探秘3:愉快的海上生活
//问题导向:渔民在海上做什么呢?
图丨孩子绘制渔民出海前的准备
生成活动:渔民的一日生活
孩子们对渔民的生活设想,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孩子们的想法:
以出海前的准备、海上生活的猜想验证、制定一日生活表三部曲推动对渔民海上生活的了解认知。
探秘4:大渔民艺术家
在孩子们的认识中,渔民可是个大艺术家。
生成活动:独特的开船节
祭酒、迎鱼灯、抗“头鬃旗”,
“迎头鬃”是洞头传统的非遗文化
生成活动:讨海人
讨海人
方言千年流传
每一种方言就是一段地方剪影。
生成活动:渔民画欣赏
联动美工区,初探渔民画
区域畅游,小小渔民嗨翻天
艺术角落
智慧天地
探索沉浮关系
拼搭乐园
自制渔民绘本故事
梳理重整,诞生新网络图
回顾梳理反思,是对课程最好的沉淀
04.体会“渔”乐
孩子们想说
从孩子们的回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带给孩子探索的欲望,突发的生成活动带给孩子们的成长体验,在看、做、玩、说、画、唱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和提高了观察和探究能力,提升了经验拓展了视野。
家长们想说
家园互动
老师们想说
渔民之行
仍在继续
来源|教育幼儿园大二班
来源|洞头区教育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