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我在秋天“玉”见你
中二班课程故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四季的轮回给孩子们打开了求知探索的大门,也为我们带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玉”你相识
课程起源:
又是一年秋到来,我们的植物角也即将更新。
午餐后,孩子们来到植物角,看到上一季我们种植的蔬果已经收割完了。这一季我们种什么呢?一场关于“种什么”的讨论顺势开启。
孩子们秋天到啦,我们的植物角又该开始“营业啦”那么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小朋友说那么多蔬菜,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通过讨论,孩子们决定用投票形式来决定种什么?
经过和孩子们讨论后,我们决定选择4种呼声最高的蔬菜进行投票,在投票中,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中的蔬菜进行投票,投票完成后,由孩子来完成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玉米胜出。那么,这学期我们要种植的蔬菜是玉米啦。
“玉”你相遇
种子从哪里来?
决定好要种植玉米了,可是我们还没有种子,玉米可以从哪里来呢?
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充分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参与了讨论。最后,决定到种子店去购买玉米种子。
“玉”你相识
种子已经买好了,我们的植物角位置不够空旷,玉米用什么器皿来种呢?孩子们通过绘画形式得出了结论。
从孩子们画画中得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来种菜的容器,例如:水杯、脸盆、泡沫箱、奶粉罐花盆等等。考虑到玉米长得很快,最后我们选择了泡沫箱,于是便有了接下来使用泡沫箱进行种植我故事。
“玉”你开始
孩子在泡沫箱里装满了泥土,把土均匀的铺在上,再盖上一层沙土,我们的土壤准备环境就大功告成啦。
你知道怎么种植玉米的吗?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没有经验,于是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的形式来收集玉米的种植技巧。
家长们也给了我们一些生活经验上的建议。我们采用了家长们的建议,决定先育苗再进行移栽。我们和孩子一起探讨,一起行动。
孩子将种子藏在图里,期待种子的发芽啦。
嫩嫩的叶芽努力冲破泥土,与我们见面,并在小朋友的呵护下逐渐长大。
玉米已经长到可以移栽了,孩子们迫不及待要给它们换“新家”了。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完成了松土、取苗、移栽整个过程孩子们积极、愉悦,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孩子们细心照顾着玉米宝宝,每天都来给玉米浇水、拔草,玉米长高了许多。
孩子们发现玉米长出了小苗,玉米好像长得越来越慢,而且叶子变得黄黄的、花粉一直掉,这是什么回事呢?怎么样才能玉米长得更高更好呢?孩子们热烈的的讨论开始了。
通过请教阿姨,孩子们找到了答案,果然是玉米长得太密,土壤不够,导致营养吸收不好,于是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移栽了玉米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孩子们地细心照顾下,玉米长势喜人,叶子也变得绿油油的。
“玉”你相量
放假回来,孩子们惊喜的发现玉米苗长得更高更壮了,而且在中间长出了玉米穗,引来了蜜蜂采花蜜。孩子们从来没见过这个景象,于是引来了一群孩子们的围观。玉米的飞速成长让孩子们惊喜交集,他们迫不及待想要记录下来,可是怎么记录玉米的高度呢?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孩子们选择了很多测量工具,有小木棒、直尺,卷尺等等。通过操作,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玉米的高度,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在测量过程中,孩子们也碰到一些困难,玉米太高了,我量不到怎么办?尺子不够长怎么量?通过思考和决定问题的方法,他们找来了椅子,和同伴一起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成功的完成了测量,一张张洋溢的笑脸写满了喜悦和自信。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孩子们认真的观察玉米的变化,在反复测量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对于测量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了数的意义,积累了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了探索的欲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午饭后孩子们在散步的时候发现玉米苗长出了“胡须”有了小小的玉米,孩子们开心的跑过来和我分享“我们的玉米长出来”老师你快来看。
孩子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本真就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发展,孩子们种植玉米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玉”你共成长
种植课程不仅仅来自于课程上,还应该在五大领域不断扩展、延伸。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我们在阅读区投放了《金色的玉米棒》、《玉米理发店》、《小熊掰玉米》《玉米相关美食》等等并开展了一系列艺术活动。
陈鹤琴说过:“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孩子们的鲜活教材”,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体会劳动后丰收的喜悦,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发现问题、欣赏孩子的眼睛、尊重并支持孩子,才能引导孩子成长。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玉米,因此对玉米并不陌生,通过自己亲手种植玉米的活动中,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孩子们在玉米种植活动中,学习除草、松土、浇水、移栽中学会等待和观察,他们收获了很多。通过借助问题,观察、猜想、讨论、记录、实践和分享,孩子们从大自然中学习,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在种植玉米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探究能力,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也知道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大自然是一部活教材大自然更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我们要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更真实的感受。”我们的玉米之旅还将继续….
END
来源|厦门市同安区凤岭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