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自
制
鞋
架
steam 教育
STEAM教育,让孩子们动手完成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和生活相关的项目,在过程中学习到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知识,从而培养孩子们的5C素养,提升未来竞争力。
壹
课程缘起
本项目基于幼儿园特色课程《儿童微戏剧》。随着班本课程《米格爷爷的鞋匠铺》活动的推进,孩子们制作了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小鞋子,随意摆放的众多小鞋子,让区域内呈现一片杂乱无章的现象,既不美观,还影响了区域活动的开展。如何让每位孩子的小鞋子作品都能得到展示,并且还要整齐、美观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孩子们展开了一段探索创造之旅…
贰
驱动性问题
1.驱动性问题:需要一个小小鞋架收纳凌乱的小鞋子,可是小小鞋架买不到,怎么办?
2.驱动性任务:设计、制作一个多层,至少可放置10双小鞋子的稳固小鞋架。
叁
活动目标
肆
课程实施
实施流程:
01
设计小鞋架,竞选最佳方案
小小设计师
投票
选优
02
制作小鞋架
001
第一次尝试:失败
幼儿前期了解了小鞋架的制作构造,确定了材料和工具,也选择了可实施的设计图等过程,接下来根据设计图分组开始实操啦。
木头组
纸板组
塑料组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初次尝试失败。于是,教师引导孩子们回想过程并进行讨论,共同商讨出解决策略。
002
第二次尝试:初具雏形
本次尝试,各组都改选使用了热熔枪这一工具,而且,各小组在合作与交流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制作的小鞋架外观已经初具雏形了,但是还立不住。
003
第三次尝试:1.0版本诞生了
第三次尝试,三个分别选用木头、纸板、塑料吸管等不同材质的小组制作的小鞋架终于都立住了。
004
测试
小鞋架外形虽然都初步完成,但是它真的成功了吗?怎么样的小鞋架算成功呢?于是,师幼共同回顾驱动性任务(设计、制作一个多层,至少可放置10双小鞋子的稳固小鞋架),随后进行了商讨和设计,制定了小小鞋架的评价表:
成果揭晓:经过1个晚上的测试,木头组和纸板还是能稳固的立在桌面,塑料吸管组小鞋架倒塌了。
教师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塑料吸管组的小鞋架倒塌,最终失败,是什么原因?
吸管当时粘合牢固,可是到了第二天就自动裂开,倒塌了。
连接的地方太多,粘住了又散掉了。
吸管太细了!……
塑料组的孩子们决定重新寻找新材料替换吸管来制作小鞋架,最后ta们找到了塑料类物品一次性杯子,并成功制作了能够长久站得住的小鞋架。
成功站稳了
005
优化与改进
教师再次组织幼儿观察自己制作的小鞋架,分析还有没有需要微调的地方。各小组成员观察自己制作的小鞋架并展开探讨与分析,同时记录下小鞋架的微调小细节,从而进一步优化小鞋架,使之变得更加牢固。
006
装饰小鞋架
完成小鞋架的制作后,孩子们决定要装饰小鞋架,让小鞋架变得更加漂亮。于是ta们就找来班级里各种可以用来装饰的材料,开始动工……
塑料组
纸板组
木头组
007
小鞋子搬新“家”喽
一双双小鞋子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新“家”了。
03
制作大鞋架
新问题引发新探索,一段新的自制大鞋架的旅程又开始了…..
001
真实情景
本班午睡摆放鞋子的鞋架最顶层的高度不适合中班幼儿取放,因此每次总有几双鞋子要摆在鞋架前的地面上,导致幼儿每次都抢着把鞋子放到鞋架上,迟来的小朋友就只能将鞋子放到地上了。
某一天午睡前,孩子们按照惯例将鞋子摆放好,这时一幼儿突发提问:“老师,我们的鞋子老是放不下,可以做一个鞋架吗?”其他几个小朋友也附和到:“我们会做鞋架的,小鞋架跟大鞋架是一样的”。于是,孩子们又开始了大鞋架的制作…
002
驱动性问题
共同制作一个牢固的,能放置12双鞋子的大鞋架。
003
制作过程
①测量确定鞋架长度
②测量木头长度
③切割木板
④钉钉子
⑤大鞋架做好了
⑥装饰大鞋架
鞋子的新“家”
每个人的鞋子都有安放的位置,太好了!
伍
成果展示
01
分享交流会
幼儿作品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了趣味性的展示与评价,举办了“分享交流会”,以小组为单位让孩子们上台展示作品并分享经验。
02
展板
师幼合作还把实施过程制作成展板,向大家展示自己班级的项目成果及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
小册子
陆
项目反思
本课程以真实性问题“小鞋子放哪里”为催化剂,以科学思维为主导,通过科学知识、工程技术、数学知识的运用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不断试错中大胆创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完成小小鞋架作品,让小鞋子们有了一个独特的“家”。小小鞋架制作成功这一经验还拓展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在有了制作小鞋架的前期经验后,又在成人的帮助下制作了大鞋架,解决了生活中幼儿鞋子摆放不下的真问题。
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一直要充当合作者和支持者,并根据实施进程不断提出与幼儿认知有冲突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提出问题时要注意的一点是:问题环节要从真实情境出发,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动机,幼儿深入理解问题后,教师还要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更具可操作性的小问题,形成待解决的问题清单。
虽然本次课程已经完成,但是孩子们探究的道路还在继续前行。今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鞋架得到更大的改进。例如:能否改成不占空间,可折叠或拼搭的鞋架?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还可以使用哪些不同的材料制作鞋架?让制作鞋架这个项目课程不断探究下去。
。
-END-
来源 |龙港市园林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