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OUR CAR
我们的小车
项
目
起
源
在疫情下,每两周一次的搬运被子,中大班的孩子帮助托班的孩子将被子送到教室。因为我园的走廊较长,每次搬运被子时,总是一个大工程。而托班又处于走廊的最末端,小朋友们搬运被子就更困难了,由此中大班的孩子就体现了做哥哥姐姐的责任心,来帮他们搬运。 在运输的途中,中班的幼儿大汗淋漓,纷纷叫喊道,“这走廊也太长了吧!”“被子也太重了,我快提不动了!”“送完这趟我还得运几套被子,实在太累了”…….小小的我们要怎么才能将更多的被子运回教室呢?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下,提出了要用车子来运输被子。
项
目
目
标
? +
+
学习目标
? +
+
素养目标
项
目
实
施
任务一
了解并知道运输车的主要构造。
提出问题
园内什么车适合帮我们运被子?
我知道,生活老师的餐车可以运被子呀
我们可以用走廊上的推车
我们晨锻的自行车可以嘛?
我们要找二楼的,三楼不要拿下来呀
那我们快去找找吧~
找车实验
我们一起来试试~
发现问题
园内现有的两种运输车都不方便的运输被子。
徐鹿鸣
餐车阿姨要用,不能每次都借我们。
推车的轮子一点都不好用,我推的时候被子老掉。
叶淑静
金伊翎
运的被子不多,车子好重,还不如我们自己提被子过去。
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结合两辆车的优点设计一辆运输车。
小组讨论出自己要选择的材料,大家带着自己组的设计图开始动手尝试搭建自己的运输车。
任务二
选出适宜的材料制作运输车。
制作运输车
小组一:我们想要用纸板做运输车。
小组2:我要用积木做。
小组3:我们的运输车是有pvc管做的。
对比材料优缺点
通过小朋友的实验对比,发现PVC管的最牢固而且很轻。
选出PVC管作为最终材料!
任务三
利用适宜的材料制作运输车。
材料认识
认识各类转接口
集体活动学习
制作运输车
1
2
3
利用PVC材料,制作出立体的车身。
发现问题一
孩子们进行第一次运输车测试。
发现搭建的运输车太大,不方便运行和储存。
调整1:
● 准确测量被子的尺寸来调整车身的大小。
调整2:
● 用PVC管切割器制作长度合适的PVC管。
经过调整,孩子们又开始了第二次搭建运输车。
发现问题二
行驶时运输车塌了,PVC管衔接处易松动。
“
孩子们从幼儿园中搜罗来了很多粘贴材料:双面胶、固体胶、胶水、透明胶等等,最后选出用透明胶来加固各个连接口。
调整
发现问题三
跟第一次设计的运输车对比,能运输的被子更少了。
两次对比
孩子们讨论,决定在二层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于是,孩子们又继续热火朝天的制作三层运输车。
成果展示
孩子自己装被,进行运输。
我们的运输车终于大功告成啦,可以帮助弟弟妹妹解决运被子困难的问题啦!
项
目
反
思
本项目通过解决我园运被子不方便的问题,对中班幼儿具有挑战性和真实性。整个过程培养了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与创新的能力,在思考或解决某一个问题时,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在不断改进调整中,创新运输车搭建的方式。在该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在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解决问 题,验证效果的过程中,形成“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学会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它运用到生活各个方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幼儿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下面从“4C能力”的提升视角探究本项目的成果:
第一,跨学科理念,开发创造力。在项目过程中融入STEAM理念,挖掘各领域要素,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在交流、提炼、改进中创造出有价值的想法。
第二,过程性探究,提升思考力。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问题留白、小组讨论逐步建立幼儿科学化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形成问题驱动的幼儿自导研究性学习。
第三,合作性学习,增强协作力。重视幼儿多方参与,以个体构思、群体合作模式,通过发现、审视、解决问题中,不断积累经验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提高协作力,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来源 |永嘉县瓯北第三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