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名师课堂|岳素萍: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名师课堂

名师课堂|岳素萍: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自信在国民精神中的重要性。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从幼儿文化启蒙阶段做起。以中华文字之源甲骨文为载体,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作为培养幼儿文化自信的载体,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践,构建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甲骨文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构建和实施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递进开展,结合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出活动、直观、趣味、渗透、全面、系统等特点,突出“好玩”之趣味性,在玩中激发幼儿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进而探索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之道。


(一)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从幼儿做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自信和尊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才能形成不卑不亢的文化心理态度。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尊重自我母文化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容纳和吸收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


随着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甚至贬低、漠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正悄然蔓延在学前教育领域,影响着幼儿的精神领地。如在幼儿园的命名、建筑风格、教学方式中,频频出现各种崇外现象,有些学前教育机构追求的高品质就是洋化,宣传海报上更是充斥着各式外教头像、英文式宣传。


幼儿园课程资源西方化倾向明显,有研究者通过对五省市幼儿园教材文本故事材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幼儿园课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薄弱,西方文化倾向比较明显。现在流行于学前教育中的绘本,基本上都是国外的绘本,中华优秀故事却很少看到,不少家长也更愿意给孩子购买来自某些国家的少儿读物和卡通音像产品;看动画片也是美国迪士尼或者日本卡通,孩子们头脑中的形象也大多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很少有幼儿园孩子能够说出几个中国的历史人物偶像来。一个孩子的心中如果没有几个本民族的英雄,是非常让人痛心和悲哀的事情,这意味着心中偶像血脉传承的消失。这些外来文化正在慢慢渗透影响着我国的未成年人。


人生启蒙教育,就如同照进心灵的第一束阳光。在现今全球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如何在学前教育领域推动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尤为重要。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成长中的儿童,输入主流母文化,热爱母文化,才是培养公民文化自信的根源,才能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孩子的文化自尊感。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园、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二)甲骨文课程对幼儿文化自信教育具有独特的魅力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有约3600多年的历史,2017年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古代信仰之源头。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甲骨文与学前教育相融合,可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三千年前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素有一个字一幅画的美称。如“日”就是一个圆圆的太阳,“月”就是天生半轮等,象形直观,生动有趣,非常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可以让幼儿在拼拼摆摆、写写画画、捏捏玩玩中轻松了解汉字的起源,对中华汉字产生极大兴趣。


每一个甲骨文字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渗透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文化思想和传统美德。如“人”字就是一个躬身行礼的人,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礼仪之邦,做人要谦虚,要懂礼貌;“从”就是两个人一起同向而行;而父亲的“父”,代表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引申为手拿权杖值得敬重的人;“老”就是人佝偻了脊背,腿脚不方便,头发花白,用上了拐杖;“孝”字字形从老,即“耂”,表示长者,“子”在老之下,表示顺从侍奉老者当为孝的本义,等。每一个甲骨文字的背后,都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美好意蕴。从甲骨文入手,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优秀传统美德的尊重,了解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魅力。将甲骨文融入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和对母文化的自豪感。


甲骨文象形意会的特点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相吻合。有人认为,远古时代的人类,如同人类的“婴儿期”,其所思所想与婴幼儿有相通之处,幼儿和古人之间通过甲骨文可以有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三)甲骨文文化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是课程建构初心。本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知道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字起源于中国,建立文化自豪感。


二是国家对学前教育目标的政策指导。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对3-6岁的幼儿发展总目标和各领域、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有具体指导,是本课程制定目标时的重要依据。


三是幼儿本身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幼儿理解能力弱,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以感知觉、游戏、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幼儿阶段的甲骨文课程目标不在于去引导幼儿认多少字,更不在于去研究深奥偏僻的甲骨文字,而是定位为对甲骨文字感兴趣,感觉有意思、好玩,知道甲骨文是有丰富的含义,愿意学习相关内容,愿意讲甲骨文、玩甲骨文等情感性目标。


四是教育内容特点。甲骨文本身有其特殊的内容,从形式到内涵都有其特殊性,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紧密结合教育内容本身,如对汉字的热爱、对甲骨文化的兴趣、对字形字义本身的认识等,重在挖掘甲骨文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四)甲骨文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1.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

应取材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简单易懂的甲骨文字,如自己的身体“口”“目”“耳”“手”和自然生活环境“日”“月”“山”“水”等。因为只有幼儿接触甲骨文,一切应从其生活开始,不能为学习而学习,不以量不以难度不以水平高低为评价标准。


2.能够体现积极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选取的内容应吻合现代精神文明,与现代文明价值观相悖的甲骨文字则不予选取。确保启蒙之初就给予幼儿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直观形象,富有童趣

直观形象的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能为幼儿喜爱和理解接受。


4.含义解释确切,无疑义、无争议

语言的工具性和通用性,决定了大家的理解应该是一致的。幼儿第一次接受的语言认知必须保证是准确无误,为此,应选择专家有定论的甲骨文字,教师的讲解也要准确、忠于原意。


5.相互联系

选取的甲骨文字要有相互联系,尽可能把同类的相关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主题,如“耳目口鼻”等字组在一起,成为“我的五官”主题单元。通过一组相关的甲骨文字,组成一个主题单元,以此为核心延伸覆盖到五大领域,初步形成系统内容。

名师课堂|岳素萍: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关注“幼教论坛公众号:回复 名师课堂 领略更多名师观点

名师课堂|岳素萍: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推荐阅读

名师课堂|虞永平:论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内涵、意义与形式

名师课堂 |幼教名师大课堂合集(三)

名师课堂 |幼教名师大课堂合集(二)

名师课堂 |幼教名师大课堂合集(一)

名师课堂|岳素萍: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名师课堂|岳素萍: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欢迎您投稿youjiaoluntan@yeah.net,分享给更多人。编辑:幼教论坛ID:youjiiaoluntan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名师课堂|岳素萍: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