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带队到北京出版集团,围绕“青年作家的成长”专题进行工作调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爱军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并陪同中国作协领导一行参观了社史馆。集团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全方位的出版成就给客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邦胜首先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为北京的文学出版地标。座谈会上,集团旗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有关负责同志作汇报发言,围绕“近年来培养青年作家的基本情况”“青年作家成长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不足”“对青年文学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青年文学人才的培养方面,两家“十月”都有深厚的底蕴和优良的传统。1980年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希望文学丛书”,2021年启动的“未来文学家”书系;《十月》杂志1999年设计的“小说新干线”栏目,至今已出版110期,推出作家120位,其中有多位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这些都说明“十月”品牌在培养文学新人方面一直是传承有序的。
进入新时代,文学新人成长的土壤发生了变化,文学新人培养的机制也受到新的创作与阅读机制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家“十月”都在与时代同行中求新求变,一如既往地,甚至是力度更大地关注文学未来的生长力量,致力于从今天的“新荷”“雏凤”中寻找、发现“接天莲叶”与“朝阳鸣凤”。这方面的努力得到了作协领导的高度肯定。
座谈会上,大家也就如何帮助青年作家走出偏向于自我的小宇宙,帮助他们解决出版难题与营销力度不够的问题以及加强青年作家培训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有针对性的讨论。
胡邦胜对这次调研的专业性、开放性表示满意。他表示,中国作协愿意与集团一同积极寻找和发掘有潜力的青年作家,搭建交流平台,为青年作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出版环境,共同为促进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和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编辑:融数中心
审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融数中心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点
“”,了解芳草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