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聚会聚出的烦恼
昨天下楼碰见隔壁的邻居,聊起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邻居说,“孩子还行吧,也没闯什么祸,但也没觉得老师多么重视。”
我还安慰她,“幼儿园里那么多孩子,老师怎么都能照顾得来,这样就挺好的。”
邻居有些为难地说,“昨天在朋友圈看到孩子的老师和几个别的家长出去聚餐了,很明显老师更喜欢那些孩子,对我们的关注自然就少了。”
也许,家长与老师的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
所以,在与家长拉进关系的同时,也要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防止因心理距离过近而给工作带来不便。
尽量不要与个别家长过于亲近,一方面,很容易让家长出现期望老师多关照自己孩子的现象,也容易让老师不由自主地对这些孩子表现出特殊的关照,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当老师与个别家长过于亲密时,也容易引起其他家长的猜忌与疏远,从而影响班级的整体工作。
聊出来的麻烦事
现在老师和家长沟通基本都是微信,在和孩子的爸爸沟通时,如果不小心开了不太适宜的玩笑话,就很有可能引起孩子妈妈的误会和投诉。
老师在与家长聊天的过程,应避免谈及生活话题。
幼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天然属于工作关系。
当老师与家长谈论的话题超越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时间一长,就容易引起家长的猜忌、不满,影响家园关系和班级工作的开展。
因此,话题不越位,也是家长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
“帮”出来的误会
周末去逛商场,刚好碰到孩子的老师在选沙发,而卖家正是班里一个孩子的家长,本是正常的客户关系,但因为碰到了,老师还是解释了几句。
其实我觉得这也很正常,但不见得其他人都会这么认为。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点击“”,获取更多学习资源!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