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四月,春意正浓,第25个“世界读书日”款款而来。
相信不少家长都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但对孩子来说,“一起阅读”更重要!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
研究表明,即便是不满6个月的新生儿,也是非常享受听爸爸妈妈读书的过程的,更别提大一点的孩子了。
因此,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共读”的方式给孩子的阅读启蒙。
1.从选书开始
0~2岁的孩子,建议家长可以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玩具书,比如,洞洞书、翻翻书、触摸书,等等。这类书往往内容简单,有的只有寥寥数句。但容易让孩子感知到,可以部分满足这一阶段孩子的发展需求,新手家长也很容易上手。
2~3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选一些带有简单故事情节,贴近日常生活主题的绘本。这类绘本里讲的都是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洗手、穿衣、认识小伙伴……等等,对开始逐步感知生活的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
3~6岁的孩子的认知与语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对一些常见的话题产生兴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我”从哪里来?“我”和玩具、小朋友,以及其他人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时,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选择相关主题的绘本或读本。
2.形成互动式阅读
在“共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问题和看法适当进行引导,并与孩子讨论。
孩子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家长提出问题——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呀?……
这样,在提问与解答的过程中,孩子对自己所读的书会有进一步的理解。很快地,孩子开始能自己给爸爸妈妈讲述故事了,甚至会提出更多的问题。这种互动式的亲子共读很快会置换成“阅读”另一个层面上的深远影响:这些内容都可能会内化为孩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部分。
3.鼓励孩子反复阅读
好书读千遍。重复也是孩子学习的一大特点,尤其是3~4岁的幼儿,很容易会对一本书爱不释手。我的一个朋友就曾经跟我说过,她的儿子有时候爱上一本书会读一个月之久。这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的反复阅读行为。
因为对一本书的反复阅读不仅会帮助孩子提升对内容的理解力,更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生。
4.养成阅读习惯
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才能浸润你的内心,丰富你有限的人生。
这句话不仅是对孩子说,也是对家长说。因为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让“共读”成为习惯,把知识转化成能量。“世界读书日”,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