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在一起聊天,永远都离不开家里萌宝的话题。最近听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家娃特别黏妈妈(或爸爸),回家就会像个玩具宝宝一样挂在身上。当然,有甜蜜也有苦恼。
宝宝黏妈妈,这中间有什么说道吗?专家研究表明:15个月之前的宝宝黏人是非常正常的。事实上,1岁左右是宝宝形成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最大限度地和宝宝相处,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快速回应宝宝的微笑,甚至哭闹的行为,这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对宝宝的成长有极大的好处。
但如果孩子在15个月大之后仍然很黏人,这就得爸爸妈妈们了解一下自家宝宝黏人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这类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是上班族,平时跟孩子的交流太少。这就导致了宝宝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一旦父母离开视线,就极度恐惧,哭闹不止。
建议:
上班族父母要尽量多陪孩子。即便自己不得不离开,也要耐心跟孩子解释,最好再跟孩子约定好回家的时间,且一定要守时。
孩子的活动范围小,跟外界接触太少。
有一类内向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太注重带孩子接触外界环境,也没有引导孩子交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体验过和人交往的快乐,就会黏着自己父母。
建议:
这类父母先要以身作则,多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同时帮助孩子逐渐熟悉家里的环境和周边环境,尽量让孩子在感到安全的情绪下尝试跟人交往。
孩子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太强。
溺爱孩子的父母会养育出太过依赖自己的孩子。由于父母大事小事一律包办,孩子的依赖感就比较强,独立性就差。久而久之,这类孩子甚至会不自信,或者会因为被娇惯而飞扬跋扈,影响人际交往。
建议:
如果孩子已经依赖感很强了,家长除了要学会适当拒绝他的黏人行为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并及时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让孩子体会到独立的乐趣。
此外,在对待黏人的孩子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不是物质需求。总之,养育孩子的路,用“道阻且长”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各位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耐心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