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妈妈,我要买那个超人城堡,我就要买……”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子在超市里哭闹着。
“不能买,你就知道天天买玩具,妈妈没钱!”妈妈态度坚决地说。
“我要买,我要买,我要买……”小男孩哭着哭着就躺在地上。
妈妈看到孩子的行为非常生气,拉起孩子,举起手掌,狠狠地向孩子的小屁股打去了。小男孩挨打后,哭得更凶了,还不停大声喊:我要买,我要买……孩子的妈妈为了不打扰到其他人,只好抱着孩子,迅速地离开了超市。
看到这对远去的母子,我在想,如果妈妈能换个方法去处理,应该有不同效果。
其实,当宝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还乱发脾气,家长除了管,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指导,而不是体罚。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例如:喜欢乱发脾气、喜欢乱咬人、在公共场合无理取闹,或扔食物、乱写乱画,说粗口等等。当宝宝出现这样的不良行为,有些家长喜欢用打骂或体罚的方法去处理,往往是反效果。
其实,当宝宝出现不良行为时可以用“消退法”,这种方法对2~3岁的宝宝是最为有效的惩戒方法,对18个月以上的宝宝也有效。
当宝宝破坏一定规矩,出现恼人的或不良行为的时候,妈妈可以尝试用消退法去应对。
什么是消退法?
所谓消退法,指的是通过撤销促使某些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从而减少这些行为发生的行为矫正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对不良行为不予关注,不予理睬,那么,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就会下降,甚至消失。
行为改变有两种情况:一是良好行为的塑造,二是不良行为的消除。
消退法是行为矫正中用于消退不良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指当出现不良行为时,对该行为不予关注,从而导致这种不良行为出现频率下降直至消退。
消退法实施的步骤简单方便。因此,它可较广泛地运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用以消退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有些孩子有非分要求、无理取闹和放纵任性时。
对孩子的管教,除了管以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指导,父母面对孩子不良行为时,学会用消退法,效果比打骂、体罚更好。
那么,如何应用消退法呢?
有些妈妈可能会说,虽然消退法听起来效果不错,但具体应该怎用呢?有什么日常生活案例可以参考吗?为了能更好地让家长了解消退法的正确应用,下文,我用具体的生活案例和大家分析,希望能给到启发。
每天晚上,妈妈给三岁的女儿刷牙后,准备睡觉,女儿却一直哭闹,吵着要吃糖果、要吃冰淇淋才肯上床睡觉。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根本没有精力和她折腾,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就会拿出一张小板凳放在客厅中央,给孩子披好衣服,然后拉着孩子到板凳旁,要求她坐下。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不哭闹了,就什么时候停止罚坐板凳。
①全家的态度保持一致,方便更好地管教孩子。
②每次罚坐完毕,当哭闹平静后,爸爸都会给孩子讲道理,直到孩子心服口服为止。
③妈妈非常细心,先给孩子披好衣服,坐在客厅中间,避免了孩子在哭闹的过程中受凉,同时也在大人视线范围内,保证了安全。
以上这个案例中,妈妈采用的就是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孩子睡前哭闹的行为也得以纠正。
使用“消退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正确使用消退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①明确宝宝做错的事
使用消退法时,家长首先要明确宝宝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比如:宝宝不满意的时候就在地上打滚,在公众场合哭闹,引起大人的关注;当大人要做别的事情的时候缠着大人哭闹;宝宝的无理要求没得到满足时,用哭闹行为引起大人关注等。
②正确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乱发脾气,以求引起你的关注时,家长可以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要正确忽视孩子的这种行为。如果你安抚他或停下手里的事情去关注他,那么,你就是在不知不觉地鼓励他这种行为,以后将发生更频繁。
正确的方法是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关键是要坚持,继续做你的事情就行。一开始孩子可能更剧烈、更频繁地去试探你,但是最终孩子会明白你是认真的,保持镇定,最重要的是忽视他这种行为。
③及时表扬孩子
在使用消退法时,除了正确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外,当宝宝表现好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表扬他,例如:在超市,你拒绝给他买糖果,当孩子用正常的语气和你 说 话 而 不 是 大 哭 大 闹 时,家长 要夸 奖 他 表 现 得 很 好 ,像 大 人一样。
④重复使用
宝宝的不良行为并不可能一次就可以纠正,如果宝宝已经消除了的不良行为又发生了,再重复消退法,第二次可能就不会花费这么长时间了。
当宝宝做出危险举动时,要采取“平静中断法”
消退法,这种方法是被用在孩子出现恼人的或不良的行为时,而不是被用在有危险或破坏性的行为时,后者的情况需要使用“平静中断法”。
当宝宝做出危险举动时,妈妈要改用“平静中断法”来应对。妈妈从宝宝的背面抱住他,让他坐在椅子上,或者把他放在一个不容易让他分神的无聊的地方,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冷静下来。
妈妈要在宝宝犯错误1分钟内作出反应,如果延迟了对他的教训,他不能明白你究竟因为什么而生气,那么你这样做就没意义了。
在采取平静中断法时,他可能哭泣得更厉害,你要坚持一两分钟再去安慰他,否则他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
小书虫妈妈温馨提示:孔子曾说:“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给他涂上什么颜色。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表现好,首先自己需要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为孩子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