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最容易引起家长焦虑的,莫过于孩子学科知识方面的衔接了。
但是机械式地学知识,很容易让孩子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在不理解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机械背诵和记忆,在乏味的学习中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大部分是学习“数与量”的内容,家长可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生活场景,让孩子在日常情境中学习“数”、理解“数”的真正含义、感知“数与量”的关系。
1.多让孩子数一数生活中的物品
具体方法:
2.多使用数字和孩子交流
具体方法:
3.让孩子感知“数与量”的关系
具体方法:
“今天家里有3个人吃饭,你能帮妈妈准备3个碗吗?”
4.感知生活中数的对应与分类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还存在着很多对应和分类思想,培养和建立对应、分类的思维方法,能为解决较复杂的事情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阶段,让孩子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对应和分类,是建立对应、分类思维的关键。
具体方法:
1.利用生活情境学“识字”
具体方法:
例如:零食的包装、公交地铁上的站名、超市的物品、各种广告牌、甚至梯子上的“小心地滑”等,这些情境中的很多字,在自然、反复的接触中,都已经印在孩子的脑海中了。
孩子一旦表现出对身边文字感兴趣的情况,家长们就一定要认真对待他的每一次提问,杜绝敷衍,抓住在生活中渗透文字教育的机会。
2.用正确的发音给孩子读故事
具体方法:
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用声情并茂的讲解来吸引孩子,也要注意给孩子讲故事时的发音。
3.做好充分准备,引导孩子深度阅读
具体方法:
家长要提前阅读
3岁以后,孩子阅读的书变得更复杂了,所以在与孩子共读新书时,家长可以提前预习,在通读的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当这几个问题都做到心中有数时,就可以开始和孩子共读了。
学会在阅读中提问
家长可以结合具体书籍,参考以下这些问题来进行层层深入的提问,以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
亿童父母学园
科学育儿助成长·亲子互动共发展
< 往期推荐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亿童父母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