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棉妈
父母本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遇事不敢说?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既心疼又好笑,一个小伙子因为咳嗽反反复复不好来医院就诊,结果被发现端倪,原来男子小时候误吞了一个哨子,因为害怕被父母打骂,一直瞒着父母没敢说实话。直到后来自己长大开始工作,也曾怀疑误吞下去的哨子是不是在肺里,悄悄做了检查,依然没发现。这次咳嗽厉害又去医院检查,终于发现了端倪。之后医生安排做手术,取出了16*10毫米的哨子。
取出哨子这一刻,距离他误吞下这只哨子已经20年了,也就是说,这20年来,小伙子的这只哨子一直在体内与他共存,并且一直没有告诉父母。
男子的经历上了热搜,也引发很多网友的共鸣,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很多网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网友说:上高中的时候跟同学去学轮滑,是一家新轮滑场开业,免费玩儿半天,结果摔了个四仰八叉,尾骨被狠狠摔了一下,但一直不敢告诉父母。后续连续几个月尾骨都是疼的,后来慢慢好了,也是时轻时重,后来大学毕业上班之后,偷偷去检查,结果被告知尾骨轻微错位、突出,不可复原了。
那些遇事儿不敢说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中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常常想,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有福气的孩子?以前总以为孩子投生在条件好的家庭中才是有福气。后来才渐渐意识到,其实那些情绪稳定、对孩子有耐心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就拿海伦凯勒来说吧,因为一场疾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看不到听不到,父母就仅凭海伦凯勒手上的那一点触觉教她识字,最终海伦凯勒成为伟大的作家。
父母对孩子有耐心,孩子遇事就会跟父母倾诉,假如父母总是嫌弃孩子麻烦,觉得孩子哪儿都做不好,孩子内心对父母就会抗拒,遇事儿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看过一个纪录片,名字就叫《少年犯》,纪录片里讲述了少年们犯罪的经过以及少年但成长环境。无一例外,这些孩子从父母那里都感受不到温暖,甚至经常被父母打骂。
男孩子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记忆中都是妈妈打骂的声音:
我怎么会生下你?
你怎么不去死?
你还不如一头猪!
父母的辱骂让孩子失去自尊,失去自信,也失去对父母的依赖和信赖。
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从来不认真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孩子就不愿意再跟父母沟通了。
有网友分享小时候被欺负的经历,回到家跟父母告状,希望父母给自己撑腰,结果父母却说:人家为什么就欺负你?为什么不欺负别人?自此再也没有向父母求助过。
父母本应该是孩子的港湾和依赖
有人说:什么是安全感?所谓的安全感并不是父母在孩子身边,而是看孩子敢不敢去尝试新事物。
面对新鲜的事物,孩子敢于迈出去尝试,孩子直到只要一回头父母就在那里等着,那么这艘小船才敢勇敢地开出去。如果孩子会躲在父母身后,不敢面对,这才是缺乏安全感。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能够给孩子的就是信任和依赖,孩子的最初的信任和依赖也来源于父母。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从小没有被善待过的孩子,将来不会善待这个世界。
只有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孩子才敢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他最真实的一面,而不是压抑天性,遇事儿不敢说。
很多父母都期望孩子与自己无话不谈,希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甚至有父母会偷偷在孩子的房间装摄像头,好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与其做这些,不如对孩子耐心一些,不如多爱孩子一些。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的爱就是最好的礼物,最大的力量,会照亮孩子前进的方向。
养育孩子其实也是父母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港湾,最信赖的爸妈。
如果你跟我一样想做个会赚钱的全职妈妈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