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浅谈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同时,更要从小班抓起。幼儿的常规很广泛,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包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作为他们的老师,就要根据他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我试着从以下几点来实施:  

    一.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常规管理时,老师应从高高在上的 “领导者”、“指挥者”的位置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幼儿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对孩子的要求,我尽可能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给他们提出来。如我在教育班级里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讨论。首先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才发现原来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它们饿了想吃饭”、“玩具宝宝哭,是因为它们想出去玩。”孩子们纷纷回答。这时一个孩子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不对,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这时我及时表扬和肯定了这位幼儿的回答,同时我又拿起几块放在积木筐中的积木问小朋友:“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是小朋友弄错了,把积木送错家了。”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我紧接着引导他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从这以后,每次游戏结束时,孩子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类收放好。通过这种方法来教育幼儿,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自主性,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       二.多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全赤”,作为老师要多发现幼儿的闪光之处,用赏识的眼光来看他们,每个幼儿总有他们值得表扬的地方。所以在常规教育中,老师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正确、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我班有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从小由奶奶带大,所以特别依恋奶奶。早上来园时对奶奶依依不舍,放学时如果奶奶来接得晚一点就会哇哇大哭,他也很少主动和别人说话,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弱。但通过观察以及和他的交流中,我还是发现了他的闪光点,他用餐习惯非常好,午睡习惯也很好,我一次次地表扬他好,在表扬的同时,我激励他在其他方面也要进步。现在他上课认真,发言积极,小手也变得越来越能干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看到玩具掉在地板上,也会主动捡起来。同时,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师要善于抓住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他们相互间学习,相互间教育。       三.在一日活动个环节进行常规行为练习。                       良好的常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练习而形成的。例如在盥洗常规中,我鼓励幼儿按顺序认真地把手洗干净,使用自己的毛巾擦干,排队盥洗,不大声吵闹,不玩水,随手关水龙头等。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老师在场督促的情况下幼儿都能很好地遵守。老师不可能一直在他们旁边,于是总是有一些小朋友捣乱,有时老师不看他们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有的幼儿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洗手时故意捏住水笼头,水喷出来洒在小朋友身上他们还很开心,有的幼儿把手放在水龙头下冲一冲就算好了。根据这些现象,我请能力强,自控能力好的幼儿来担任小组长,来督促小朋友的行为,小组长将个别幼儿的行为反映给老师听,这样既可以不放任幼儿违规的行为,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效果很好。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别小朋友故意擦手时不用自己的毛巾,甚至有小朋友擦手时把同伴的毛巾从挂钩上拿下来乱放,毛巾掉到地上也只当没有看见。我组织幼儿讨论:假如你的毛巾被别人弄到地上不捡起来,你的心中会怎样?这时他们都说自己心中会难受,会不高兴,从而使个别幼儿内化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不正确做法。在饭后漱口时,我发现幼儿的浪费水的现象也很严重,有的幼儿会接一杯子的开水,但用的却是几口,我就跟他们讲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知道水的用处很大,不能白白浪费掉。我还和孩子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将水龙头只开一滴一滴的水,一节课结束,小朋友发现一杯水早已经满了。通过实践,让幼儿从节约很不起眼的几滴水开始,我及时提醒和督促,逐步增强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       四.变换奖励方式,使奖励收到实效       当孩子有进步时,我总会给予一些奖励。以前一般都是以评小红星为主,我总是笼统地要求他们在各方面表现都要好,如上课发言积极,坐得好,睡觉乖,吃饭好等等。由于各方面要求太高,每星期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少数的几个小朋友。所以在评选小红星时都快成批斗会了,因为小朋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某个小朋友得到了小红星,小朋友总能找出他某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还不够好,他们不可能什么地方都做得很好,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还不能太多。我就一改以前的做法,从以前的要求面面俱到到现在的每星期只定一条规则,每星期提出一条要求,告诉幼儿这星期小红星要找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只要你在这个星期能做到就可以得到小红星,而且我还增加了一个物质性的奖励,谁得到小红星还可以得到老师准备的一些物质的奖励,如糖果、贴花纸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发现孩子遵守规则的积极性增强了,常规习惯也慢慢好了。当有个别小朋友不遵守规则时,他们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得到了小红星和好吃的好玩的,也会克制自己遵守常规,所以得到奖励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经过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班中幼儿的午睡常规,进餐常规,盥洗习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只要老师常抓不懈,我相信在其他方面的常规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浅谈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浅谈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