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利
芭学园分园副园长
曾经,有个12岁的孩子对我说过:“我现在都不爱和我妈妈聊天了,每次聊着聊着就开始教育我,其实我只想让我妈妈听我说说而已。”
关于说教这件事儿,相信很多人都有发言权,对于著名的说教话语:
“妈妈跟你说,这个事情你一定得……妈妈小的时候就……所以你得……”又或者“你不可以这样,你如果继续这样,肯定会出问题的。”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甚至有个妈妈还说过:“我一直很努力地给孩子讲道理,说的我脸都绿了,但孩子还是不听我的,只有我彻底发脾气了,他才会听。”
那些努力想讲道理的父母也许很快发现,在说多了“妈妈跟你说”“你不可以这样”之类的话之后,不同的孩子有了不同的反应,他有可能会这样:
1、不明觉厉“好像是这样的,我要乖乖听话”
——貌似乖乖听话,事后却一切如故
比如,告诉一个正在踩水的孩子说:“妈妈告诉你哦,你不可以踩水,会生病的呢。”也许当时他跟着妈妈乖乖的走开了,可再遇到水坑,孩子肯定还是义无反顾的踩进去,并且笑嘻嘻地看着你,用笑容告诉你踩水真的很开心。
又或者不让孩子吃糖,说“你不可以吃糖,会上火咳嗽。”可下次,孩子还拿着手上吃得开心的棒棒糖问你要不要也来尝尝。
我们之所以能思考、能判断是因为我们有经验,但孩子不一样,特别是6岁以前的孩子,经验比成功更重要!
B:世界很大,还是小心为妙
——“妈妈说了”成为万事开始前的重点
人类天生就具有探索的精神和欲望,天生就是爱思考的,也正因为这样的精神和欲望,人类才有了一项项伟大的发明。
芭学园的十五项人格特质里其中有两条是‘保护孩子天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保护孩子天然的所具有的对工作的热爱’
当《小人国》里的锡坤将所有人的鞋子扔进垃圾桶用来探索空间的关系的时候,老师能做的是给他时间,给他空间,然后默默的将鞋子捡回来。
如果当孩子拿起教室的任何一个玩具都小心翼翼地问“这个能玩儿吗?”“这个是怎么玩儿的?老师你来教我吧!”“我妈妈说这个必须这样做”时,显然,孩子天生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已经被太多框架包围。
C:世界很大,总该折腾一下!
——“妈妈说的是真的吗?我还是自己来试试吧。”
这样的孩子总是精力旺盛,不停的在做各种尝试,成人越是胆战心惊,他胆儿就越大!结果就是成人给孩子更多束缚,于是亲子关系越来越敌对、孩子越发不计后果。
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需要照顾到孩子的自尊,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个12岁的孩子,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对他妈妈说:“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根本完不成,我一年都做不完这些作业,真是气死人了。”这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胡说,你这样认为就是不对的,因为作业又不是布置给你一个人的,大家都这样做,怎么就你做不完了?赶紧给我进去写作业,少在胡说八道了。”然后孩子一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吃饭也不出来了。
如果妈妈换一种方式,说:“哦,我看你很生气,你是担心明天早上之前完不成作业吗?怪不得你这么着急呢。”这时,孩子也会觉得,妈妈原来也是理解我的。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他们通常都会很生气,一生气就容易激怒父母,家长就会责怪、说教孩子,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如果家长能够理解他们生气的真正原因,关心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应付难题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和批评,渐渐的,孩子就会发现一旦平静下来,自己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
相信孩子,他有感受,有想法,有思考,像我们一样,需要一边经历一边长大!
延展阅读
点击“”收看一篇精彩文章:
《这些话能忍住不对孩子说,挺难的》
李 跃 儿 芭 学 园
幼儿园 | 小学部 | 亲子园 | 山林基地 | 培训 | 玩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李跃儿芭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