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教室材料的重要性,每个老师都能说出至少10条,但遇到这些问题,老师往往不知道如何办才好: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的材料,孩子不喜欢玩!
●有些材料孩子不知道怎么玩,或玩法单一。
●有些材料刚开始孩子还喜欢,新鲜劲一过,就不爱玩了。
●……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要找到答案,或许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1. 我们依据什么来决定教室该投放什么样的材料?
2. 投放材料时,我们可以遵循哪些指导原则?
3. 我们是否会常常有意识地观察和反思教室中材料的使用频率?
第一个问题,在“培养计划”AL班中的“环境创设”的微课当中已经给大家做了重点介绍,已经有老师从中找到了答案。今天,小编想重点说下材料投放的几个原则。总结来说,有三个大原则:
如果材料不是多样的,有可能会造成有的孩子感兴趣,而有的孩子不感兴趣,因为孩子们的兴趣是各不相同,并且材料单一无法支持孩子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获得广泛的游戏经验。
如果材料不是充足的,教室里就会很可能出现因材料数量不足而引发的各种冲突。例如,教室里只有1个画架,或1个方向盘,孩子们就很容易出现争抢的行为,这将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游戏体验。
为什么这个原则很重要呢?
因为,这些和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很容易会激发他们的游戏意图,他们会容易将这些物品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例如:
家庭区:手机、扫帚和簸箕、书桌、旧键盘等。这些材料都是孩子在家中常见到的材料。
角色扮演区:毛绒玩具,奶瓶;镜子,爸爸的皮鞋,领带,工作服,妈妈的高跟鞋,妈妈的化妆盒,爷爷的拐杖、眼镜(框)等。
厨房用品:大小不同的勺子,盘子、碗、桌布、空的食品盒,各种调料瓶、烤箱(旧)、微波炉(废旧的)、等。
积木区:方向盘,各种交通标识等。
关于这个原则,总结一句话:看得到,才想玩;看不到,就无效。
如何做到这点呢?在下一次的文章里,小编会为大家做介绍,敬请关注哟~
最后,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在文章下方留言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一起读懂儿童
“读懂儿童”入园培训
不仅为老师针对以上类似案例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还帮助老师提升:
观察解读儿童的能力
师幼互动的能力
环境创设能力
详情长按以下二维码咨询王老师
读懂儿童精品书籍系列:
1. 《解读儿童案例精选》(修订版)
2. 《观察儿童解读儿童—3~6岁儿童关键发展性指标解析》
购书微店二维码
点击“”购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