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荟公众号回复“1”,领取今日好礼

![人民日报发声:别把正当惩戒扣上“体罚”的帽子,依法保护基层教师合法权益,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作者丨饭饭老师
事件回放:
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文章:《善待基层教师,别动辄“追加处理”》,文章指出:不要把正当惩戒扣上“体罚”的帽子,这样会诱导教师不敢管、不想管学生,最终形成多输局面。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依法保护基层教师合法权益,让老师更有动力教书育人,在教书育人中更有尊严和获得感,职能部门责无旁贷。

背景事件回顾:
2019年4月29日下午,五莲二中杨守梅老师所带班级的两名学生逃课,私自到操场玩耍。即将中考之际,班主任杨老师从操场叫回两名逃课学生,并用课本拍打他们,以示惩戒。可是谁知被拍打学生的家长到学校举报杨老师,并要求学校给一个交代。面对家长的要求,学校在5月份,中考之前,对杨老师进行了严重的惩罚:
-
停职一个月;
-
向当事学生和家长赔礼道歉;
-
向学校书面检查;
-
承担诊疗费;
-
取消评优资格;
-
师德考核不及格;
-
党内警告;
-
行政记过。
学校对杨老师得处罚不可说不重。但是事情过去两个月后,当地的教体局对杨老师进行了追加处罚:
-
扣发杨老师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奖励性绩效工资;
-
责成五莲二中2019新学年不再与杨老师签订《山东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
将杨老师自2019年7月纳入五莲县信用信息评价系统“黑名单”。
据知情人士透露,教育局的“三绝杀”,是两名被打学生家长不满学校的处罚,又去大闹教育局的结果。
老师在此次事件中毫无话语权,毫无尊严可言。全国教师怒了,各种情绪难以言表。很多老师向学校和教体局发出抗议之声。央视的《新闻周刊》,白岩松也报道了此事。
7月28日,在全体教师、教育界同仁、媒体的舆论施压下,五莲县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对教体局、学校进行严肃批评教育;五莲县教体局已撤销对杨老师的追加处理决定。
7月2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此事发表文章:《善待基层教师,别动辄“追加处理”》 。
人民日报的发声,是对以杨老师为代表的广大基层教师的实锤支持。也是对党中央、国务院7月8日出台《意见》的正确理解。
《意见》第14条明确指出: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但是,我们深想一步:若是没有舆论的压力,政策的及时支持,五莲教体局会更改决定吗,杨老师还会在自己热爱的教师行业待下去吗?
只能说杨老师是幸运的,在遇到人生最大的职业和名誉危机时刻,获得了舆论的支持,赶上了政策的及时雨,这种幸运的背后是让人心惊胆寒的后怕。仅仅距离政策5天,安徽铜陵市陈瑶湖镇中心小学的周安员老师,就没有这份幸运,因为等不到公正与希望,在7月3日,心灰意冷地跳入寒冷的滔滔江水。周老师只能带着困惑和伤心永远地离开了。

现实中,还有多少教师因惩戒学生而被处罚呢?还有多少老师面对捣乱的学生战战兢兢不敢管呢?
教师何时成了一个高危的职业?殚精竭虑还有性命之忧?!
学生该不该管?
老师对学生有没有管教权?
这是周老师的临终困惑,也是广大老师们的困惑。手中没有戒尺的老师,面对护犊心切的家长,面对顽劣傲慢的学生,面对和稀泥的教育机构,就如善良而软弱的羔羊。
7月2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此事发表文章:《善待基层教师,别动辄“追加处理”》 。
各级教育职能部门,切实维护好师生合法权益。让老师更有动力教书育人,在教书育人中更有尊严和获得感。
发文真正说出了基层教育者的心声。教师们不图金钱,否则不会选择清贫的教育行业;教师们不图名利,否则不会默默无闻坚守多年。但是老师们要一个起码的尊严与公平。


为什么要赋予教师惩戒权?
一说到“惩戒权”,很多人就联想到了过去的私塾先生手拿戒尺打学生手心的场景。将“惩戒权”片面地理解成给老师体罚学生的权利。鼓励老师体罚学生,岂不是历史的倒退?
教育部研究决定,把教师“惩戒权”写入法律,以法律明文的方式来保证“惩戒权”的正当行使,许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也很不理解。
为什么要赋予教师惩戒权?惩戒权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讨论。
1、学生的教育中需要惩戒规范行为
教育惩戒权说到底不是教师需要,而是学生需要。换句话说,惩戒权并不是给了教师什么权力,而是给学生正常成长以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要有规矩,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学校有学校的规矩或者说是制度纪律。
惩戒和赏识一样,是教育的形式之一,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光有赏识教育,没有惩罚教育,教育是不完善的。孟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人人心中都有恶的种子,小孩子也有,如果没有适当的惩戒,会纵容这种恶的膨胀。赏罚不分明的教育注定是会出问题的。
很多有孩子的家长都有亲身体验,很多时候,光靠爱的包容和表扬夸赞,并不能有效实施教育,必要的时候,需要給孩子惩罚与教训,让他懂得犯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深奥的道理听不懂,但是惩戒的后果是能体会的。
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适度使用惩戒权,无异于拥有了一把实施教育的‘尚方宝剑’,对一些不良行为和有不良倾向的孩子,施以及时“棒喝”式的惩戒,让他们及时改错,避免将来酿成更大的错后,受到法律的惩戒,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2、惩戒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更好地规范惩戒双方的行为
将“惩戒权”写入法律法规,在内容上应该有一个“度”的标准,什么程度的错误应该受到什么程度的惩戒,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同时,对学生进行批评、惩戒以及处分,都必须有合法的程序。
将惩戒权作为一项权利赋予老师,一方面是保证广大教师能够合情合理的行使正当权利,一方面也能起到监督作用。现在有一些关于教师惩罚学生的负面报道,一方面是某些教师缺乏师德,自身的修养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相关的规则进行指导和约束。
不能排除有极少数老师惩戒过度,或者依据个人情绪好恶滥施惩戒,给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这是需要避免的。因此,惩戒权不仅需要,而且必须能够界定一个惩戒的程度,更好的规范教师惩戒行为。
同时,老师行使这项权利也要接受监督。监督的主体就是学生群体与学校和家委会。让惩戒在阳光下进行,那么惩戒造成的伤害反而会降到最低。
3、把惩戒权赋予老师是对师道尊严的尊重与认可
“ 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这些古训早已参透教育的本质。旧时代的先生手必有一把戒尺,上刻:不责有志之士,专挞无耻之徒。换成现在的流行话:愿老师手中有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把惩戒权赋予老师本就是对师道尊严的尊重与认可。让学生有所畏惧,对老师心生敬畏的同时,也甘受教育,形成一个教育的良性循环。
4、拥有惩戒权的老师,更要注重提升自己
拥有了权利的同时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拥有了惩戒权,教师更应该注重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行使惩戒权的水平,让这种权利在自我监督中行使。体会“心里有爱,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和“一切为了孩子好”的教育境界。让惩戒真正为了教育服务,为了学生发展服务。
毁掉一个孩子,从苛责老师开始。只有老师不再是服务员,不再是保姆,老师只是老师,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未来。

暑假园长充电包
柚听助力园所管理

幼儿园园长和老师
由此进入“柚听园所”小程序
▼

家长和小朋友
由此进入“柚听育儿”小程序
▼


今日推荐




![人民日报发声:别把正当惩戒扣上“体罚”的帽子,依法保护基层教师合法权益,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关注园长荟公众号回复“1”
领取今日礼物

18610206462
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儿童节
青苗荟总部
(工作日9:00-18:00)
18610206462
![人民日报发声:别把正当惩戒扣上“体罚”的帽子,依法保护基层教师合法权益,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园长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