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材料投放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因此,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利用区域材料的合理投放,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发展幼儿思维创造力的关系,然后从材料投放和材料运用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如何利用区域材料的合理投放,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
幼儿园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区域活动又作为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学习活动。近些年来,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幼教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幼儿园争相开辟了区域游戏天地、儿童益智乐园等。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的收集与运用使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能够在幼儿主体意识觉醒的同时得到发展,发挥出促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发展的作用。
一、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与儿童思维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创造力是运用已知信息,创造出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教育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我们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是我们新时代教师所肩负的重任。幼儿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形式有很多种,而区域活动一种小范围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落.选择材料.决定操作的次数。在独立的活动中主动的感知和思考,建立自己表象的概念,并通过语音.动作.图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蕴含着松散型.愉悦性.顺应儿童求知天性的特点,是培植幼儿创造力的土壤。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的。因此对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索的吸引物,又是他们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更是诱发他们创新意识的因素。国内外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玩具及游戏材料。
二、如何利用区域材料的合理投放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1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要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首先,在投放材料时尽量多提供半成品的材料。半成品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对于游戏的进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在幼儿角色游戏过程中,当没有顾客光临的时候,一些如医生、营业员等角色就显得无事可做。在每个游戏里,我们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供幼儿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做一些顾客需要的材料,丰富游戏的情节。其次,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土化游戏材料。把本土文化引入学前教育,对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土化游戏材料的收集应因地制宜。准备的游戏材料尽可能是来源于身边的、利于收集又是幼儿所熟知的材料,如易拉罐、瓶盖、饮料瓶、果冻盒、蛋糕盘等。同时充分发动教师、家长,和幼儿齐动手,多方收集废旧材料、半成品材料和复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这样可以让孩子、家长知道哪些废旧材料有使用价值,知道一物能多用,并能主动帮助幼儿园收集材料。同时还能培养幼儿做个有心人,养成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增强家园联系的密切性。再次,要为不同年龄段、同一年龄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材料。如剥橘子、找朋友等是小班的游戏,搓玉米、绒线编等是中班的游戏,而搓草绳、编草席、缝沙包等是大班的游戏等等。此外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调整活动材料。
2.2区域活动材料的使用上,要深入挖掘活动材料的功能
活动区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载体,直接关系到区域活动开展的效果,活动材料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这是因为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尽管能吸引幼儿投入活动,但也容易造成幼儿玩得分心。因此,当前加强对幼儿园活动区活动材料功能多样化的研究和运用尤为重要。
所谓功能多样就是一物多玩。“一物多玩”作为一种求新求异、设法打破框框条条的束缚而不断尝试、创新新玩法、体验成功与快乐的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游戏中获得成功感,有助于幼儿对环境、社会适应能力的建立。教师要在挖掘材料的功能上多下工夫,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一物多用,一物多玩。一是:一种材料在多个活动区使用。我们要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提高利用率,使我们的材料在各个活动中多次使用,来减轻教师准备材料工作量。例如:布片:在生活区用于做衣服、在美工区用于做小人、娃娃等工艺品,还可用于制作布贴画等。二是:在不同年龄段,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操作同一种材料,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达成多个教育目标。例如“数学区”中的塑料圆片可以有不同用途:小班、幼儿可按物体数量摆放相应的圆片;中班幼儿可根据数字摆放相应的圆片,根据颜色、大小有规律地排序;大班幼儿则可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练习10以内数的分合与加减等。再如以“扣子”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小班“生活区”,可要求幼儿用细绳将扣子穿起来;中班“操作区”,要求幼儿用扣子、火柴拼摆各种运动图案;大班“生活区”,可以缝制扣子,“美工区”粘贴扣子。以“快乐的鱼儿”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小班“操作区”,让幼儿掌握用磁铁鱼竿钓鱼;中班“生活区”,学会自制鱼竿;大班“语言区”,要求幼儿将鱼放到背景池塘中,依据场景说一段话。在体育游戏“好玩的绣球”中,提供给幼儿自制绣球,幼儿可以自由地找小伙伴,自己商定玩法,重新制定游戏规则、重新设计场地布置等。在拎着绣球踢、甩后,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展出了多种绣球玩法。三是:一种材料的递进延伸使用。材料一次使用后,我们还要继续发挥它的价值,为其它区角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小朋友在一次次的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结束语
总之,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发掘。。教师不仅应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好搭档,还应当成一位细心的观察者,不断丰富活动材料的种类,不断开发活动材料的延伸及多方面应用。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材料和幼儿互动,使材料的效能和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邵靖.有效区域材料投放培养幼儿创新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2011,(8).
[2]兴化市安丰中心幼儿园许平.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四项原则[N].江苏教育报,2011-06-13(006).
[3]周玮.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主动发展[A]..[C].:,2010:1025-1026-1027.
[4]周玮.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主动发展[A]..[C].:,2009:1797-1798-1799.
【浅析幼儿园区域材料的合理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