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Spring-
感受の美好
在明媚晴暖的天空下
用诗意和清欢在人生的画卷上描绘
生命的隽永和厚重
谷红岩:《时刻体谅,凭心行事》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特别喜欢我家敞亮的阳台。天空晴朗的时候,阳光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花影斑驳,安静,似乎听到生长的欢喜声。我就坐在明亮里,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时间,就这样浪费在缓缓流淌的美好里。
每天都在匆匆忙忙的我们,需要在某个时刻慢下来。当心灵回归平静,才能积蓄接下来继续努力所需要的足够能量。要知道,生活原本就是这样,时急时缓,当你安于每一个当下,便是最充实的生命旅程了。
☆ 谨记体谅老师 ☆
在幼儿园工作了三十多年,特别能够体谅带班老师的辛苦。她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孩子背后的家长,以及家长背后的家族,甚至整个社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怎样的原因,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警觉起来。
曾经因为浑身不舒服,坐在小椅子上,全班的小朋友围着我身边为我捶打后背、胳膊、腿。他们的小拳头很有力量,砸在身上痛并舒服着。孩子们笑着,使着吃奶的劲儿捶打着。这样的情景,在今天看来,是否就是违反师德师风了?可是,难道这不是属于老师和孩子亲密无间的快乐吗?
老师还要面对管理层,还有管理层背后的主管教育部门,甚至教育部的各种通知、文件等。除了幼儿园自己安排的各项活动,还有上级部门的种种任务,哪一个能少得了老师的参与或组织?
何谓师者?唐代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原本应该专心做真教育的老师,被“形式主义”压得喘不过气来,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依靠教育情怀来维系仅有的教育激情,就是依依不舍地别离教育岗位,转向其他的工作。
很大一部分自聘教师,他们收入低,工作量大,为了生活而工作,投入和回报难成正比,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负面情绪。在这样的境况下,我愿意,站在老师的立场去思虑,帮助她们清晰眼前的路,明了前行的方向,看到昏暗中的光芒,体会到人生的且行且安且阳光。
没有谁的人生不坎坷,各人有各人的烦恼。若你不能合理地调配自己的时间、精力,不能在遇到问题时勇敢面对、巧妙化解,无论走到哪里,做怎样的工作,都不会快乐,不会感受到工作带给自己的幸福感。
所以,作为管理者,更要谨记体谅老师,同时,要引领老师心向光明。只要踏踏实实,聚沙成塔,总会达到心中所想;只要我们不自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发生的一切,都能够在自己原本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 不要“躺平” ☆
一直以来,我都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算写出来后不会再回过头去看,我也会一笔一划地横平竖直地写。写的过程,是我理解的过程,是我思考的过程,是我将理论与自己内心原有的经验相融合的过程。正是这样不停地写呀写,日积月累,才让自己今天能有一双清晰的眼睛去审视我所看的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让我有底气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幼儿教育,让我感同身受于老师,对教师立场有所感悟。
很多老教师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会选择“躺平”,说实话我也有过这样的念头,但多年来的努力已经让我形成一定的习惯,固化了言行。凡事只要想到了就去做,只要去做那就以最好的形式来展现。
有人问我“你图什么?”我图什么?我图的是心安,图的是自我价值的肯定,图的是心无杂念只为做好眼前事。哪怕如今已然五十多岁了,在外人看来,只需躺着“功劳簿”上等着退休就可以。我很享受努力的过程,这让我觉得自己依然年轻,依然充满活力,生活是七彩的。即便有时也会颓废、失落,但我会甩甩头,所有烦恼一笑而过。
你呢?到了我这样的年龄,是否亦如此?
关注幼儿教师
很多人吐槽教师,也有很多人赞赏教师。其中的甘苦谁又能真正知晓?
站在老师的身后,默默地关注她们。虽然,我不能为她们争取什么,但我愿以一颗同理心和她们在一起。能有一方寸土休憩心灵,能有一人默默倾听诉说,便为最大的欣慰。
THE
END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照片均为原创
若喜欢,请关注
若同频,请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