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叶平枝等:这样的评价行为,幼儿教师不能做!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叶平枝等:这样的评价行为,幼儿教师不能做!-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叶平枝等:这样的评价行为,幼儿教师不能做!-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叶平枝等:这样的评价行为,幼儿教师不能做!-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叶平枝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自我概念就是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人在心理上所构建的“自我形象”。幼儿期是这种“自我形象”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这种人生最初的“自我形象” 影响着幼儿对自我的感觉和期待,从而极大地影响幼儿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幼儿的自我概念是随着认知的发展、经验的丰富,在环境的影响之下逐渐构建起来的。由于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低,认识自我往往有赖于 “重要他人”对他的评价和反馈。
因此,家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幼儿可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我是什么,我不是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可以成为什么……”
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教师日常对幼儿的评价并不都像平面镜,很多时候倒像一面哈哈镜,幼儿在这面镜子中看到的往往不是积极客观的自我,而是一个变形了的自我。
由于幼儿尚未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 他们会错将哈哈镜里看到的自我当成真实的自我来接受, 以致形成扭曲的自我概念。

01
消极的负面评价

1.贴标签

“标签效应” 众所周知,当我们给幼儿贴上“好孩子”或“坏孩 子”的标签时,他 们往往会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例如,宁宁初到幼儿园时适应得较慢,不太愿意与人交往 , 教师便得出了初步结论——宁宁比较孤僻,不喜欢讲话,并把这一看法告诉了宁宁的父母。宁宁的父母虽然知道宁宁在家的表现并非如此,但还是将信将疑。这一评价让宁宁也听到了。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太会请宁宁发言,因为她认为宁宁是不爱讲话的。渐渐地,宁宁真的进入“孤僻不爱讲话”的角色中了,当别人与他交谈或邀请他加入游戏时, 他的习惯性反应是拒绝,他身上的“标签”至此已“实至名归”。

除了言语评价之外,教师的非言语评价也能起到贴标签的作用。例如,一个幼儿委屈地跑来告状:“老师, 明明又打我了!”教师白了这个幼儿一眼,厌恶地皱了皱眉头, 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这时,幼儿会知趣地走开, 因为他从老师的反应中知道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麻烦的孩子,不值得老师为我伸张正义。”类似的情景多次发生后, 他就会固化自己的认识, 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可见, 对于认知水平低、自我意识薄弱的幼儿而言,“标签”是很容易贴上去的,也很容易“证明”教师判断的“正确性”。久而久之,教师会变得更加武断并习惯于给幼儿贴标签:“你爱打人。”“你就是爱挑食。”……有的教师还刻意把幼儿分成两类:好孩子和坏孩子,让幼儿自己对号入座。这些标签就像哈哈镜,使幼儿获得了扭曲的自我角色认知,并在无形中践行,其后果可想而知。

纠正这一偏差的关键是将幼儿从已有的角色中释放出来,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1)寻求机会让幼儿试着另眼看待自己, 看到全新的自我。
(2)让幼儿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3)记下幼儿那些闪光的时刻。
(4)当幼儿又出现问题行为时,对他表达你的感受和你对他纠正问题行为的期望。
2.习惯性的消极否定

观察发现,在教师每日的评价行为中,无论是言语评价还是非言语评价,均是否定性评价占明显优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说教、挖苦、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

例如, 在下楼做操之前,教师拿着全班幼儿的作业纸,一张一张抽出,说:“看,小敏,写完了,但是,不漂亮!小林,才写四行!”她当场撕掉了小林的作业。教师继续进行着这样的评价,并连续撕掉了 6 名幼儿的作业, 大家都吓坏了,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大部分教师作出的消极否定评价是比较隐蔽的,例如,对幼儿的活动不加关注,跟幼儿说话时心不在焉,用反语讽刺挖苦幼儿,经常对幼儿说“不”,以命令的口气说话, 只看到幼儿不尽如人意之处,等等。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怎么变得懒于探索、畏首畏尾了呢?他们不该是如初生牛犊般对万事万物充满探究兴趣的吗?孰不知,孩子的这些变化与我们的评价息息相关。在我们习惯性的消极否定中,他们所感受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好、不乖、不能干、不令人满意。他们经常在“哈哈镜”中看到“丑陋”的自己,久而久之便构建起消极的自我概念,甚至可能产生“习得性无助”, 即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无能者和不受欢迎的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他们会变得缺乏自信,对任何事情均浅尝辄止,缺乏探索和挑战的兴趣。

可见, 消极否定的评价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摧毁性的。然而,出于工作的压力、儿时教育的熏陶、 追求完美的心理倾向等原因, 否定性评价好像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 总会躲过我们理智的控制以各种方式跑出来, 伤害幼儿同时又让我们自己后悔不已。如何能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伤害幼儿呢?关键要做到对事不对人, 深刻反省并修正自己习惯性的消极否定评价行为。

例如,上面例子中的那位教师可以尝试这样改变:
(1)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今天好几个小朋友作业没有认真做, 这让老师很失望!”客观上,教师不可能总是笑容满面, 当遇到令自己感到失望和愤怒的事情时, 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但要切记,解决问题、 促进幼儿发展是我们的目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对事不对人,要给幼儿自我反省的机会,而不是毫不留情地攻击幼儿。
(2)表明自己的期望, 说明弥补的方法:“我希望有的小朋友能把 字写得漂亮一些,有的小朋友要多写几行, 写完整一些……我想,你们肯定都能更好地完成作业,不会让我失望的!”
(3)给幼儿提供改正的机会和选择的空间 :“你们现在可以把作业重新拿回去,争取完成得更好一些再交给老师!”“如果不喜欢写字,也可以画一幅画交上来,你们自己选择。”
(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真是写不好字, 这真是一个问题, 我们讨论一下怎么办,好吗?”
(5)放弃完美主义倾向,以宽容欣赏之心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
(6)研究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表现,欣赏幼儿的个性和创新。

02
简单而频繁的表扬

贴标签、 消极否定等负面评价行为是不适宜的, 那么赞赏和鼓励就一定恰当吗?来看这样一个场景:一次语言活动内容是看图说故事,幼儿不仅积极举手,而且声音洪亮, 教师开始表扬:“表扬小文!表扬小嘉!表扬小君!”“阳阳真棒!”“我喜欢苗苗!”教师就这样频繁地表扬着幼儿。

这种场景在当今的幼儿园中极为常见,与习惯性的消极否定和贴标签相比,这种积极的评价是一种进步,然而当“某某某,你真棒”之类的表扬声充斥着幼儿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时, 我们发现受到表扬的幼儿最多只表现出短暂的喜悦,表扬并没有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 简单化的积极评价会让幼儿感到莫名其妙:“老师表扬我什么了?”他会怀疑这种评价的真诚度:“老师是真喜欢我还是敷衍我?”其次,会让幼儿感觉受到了控制:“老师不就是想让我听话吗?”再次,可能会让幼儿感到焦虑:“我没那么棒啊, 压力太大了!”“我不喜欢做的事老师总是表扬我做得好, 以后该怎么办啊?”可见,简单化的积极评价看似有效,实则收效甚微。

积极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幼儿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 但由于教师的评价太过模糊,幼儿在这面“镜子”里并不能真实看到自己能干的模样,加之“好孩子”“坏孩子”“你真棒”的标准是教师自己把握的, 今天是“好孩子”, 明天又可能是 “坏孩子”,今天“真棒”,明天又可能是“真可恶”, 幼儿会被这些矛盾的评价弄得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那么, 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减少表扬的频率, 不要让评价干扰幼儿的学习。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讲,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 教师可以描述一下幼儿值得表扬的地方:“小文、小嘉、小君三位小朋友刚才讲故事的时候很认真,声音洪亮,老师很高兴!阳阳的发音很准,很清晰,老师真为你骄傲!苗苗坐得很端正,很认真,老师很喜欢!”这样, 那些受到表扬的幼儿就会给自 己 下 评 语:“我 很 棒!”“我 很行!”“我很认真!”这些评语是幼儿自己得出的, 是自己构建的积极自我概念,因而会长久地保持,不会轻易变化。可见,有效的评价应该是这样的:

(1)具体描述你的发现,让幼儿自己下结论。
(2)真诚自然地描述你的感受, 并让幼儿了解你的感受。
(3)如果是幼儿自己难以概括的评价,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帮助他作总结。

如:“你看到椅子倒了就过去扶起来,这叫‘有责任感’。”经过这样长期的“描述性评价”,幼儿就会构建起积极客观的自我概念——勇敢、有责任感、有耐心、乐于助人、爱学习、爱动脑筋,等等。

渐渐地,一个优秀、受人欢迎、阳光可爱的自我形象,就会在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的帮助下清晰建构起来,幼儿会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和昂扬的精神走上值得期待的人生旅程。

本文源自《幼儿教育》2011,作者:叶平枝、陈立秋,原文标题:《防止幼儿自我概念的扭曲与变形 ——浅析教师不适宜的评价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亲爱的小伙伴: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

为了保证您能及时收到“优师教研”推送的信息,请您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如图所示)

叶平枝等:这样的评价行为,幼儿教师不能做!-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如何星标→→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往期好文推荐
(点击即可阅读)
【0】李季湄: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1】低声教育,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央视纪录片《我的游戏童年》,发现游戏的精彩(附视频链接)

【4】刘焱:幼儿园如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5】朱家雄:观察、纪录为的是解读儿童,而非读懂儿童!
【6】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
【7】幼儿园到底都教些什么?这是我看到最好的回答!
【8】张明红:早期阅读是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9】周兢:如何在游戏活动区域中促进儿童的发展?
【10】叶澜:读懂教师,才能读懂教育

叶平枝等:这样的评价行为,幼儿教师不能做!-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扫一扫 主编 微信
进(全国幼师群)学习
叶平枝等:这样的评价行为,幼儿教师不能做!-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叶平枝等:这样的评价行为,幼儿教师不能做!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