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已经在学前教育行业得到普遍认可,国家这几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也一直强调这一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家长拒绝游戏化教学是长期困扰着许多幼儿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不少幼儿园教师反映,家长们强烈要求必须教孩子识字、算数、背唐诗等,如果老师不这样教,家长就认为幼儿园白上了,有的家长还会因此给孩子转园。
要扭转家长们固有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认同游戏对于孩子学习的价值,助力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有什么妙招可以借鉴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劲松第一幼儿园,看一看该园是如何将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得到家长的认可的。
让家长感受游戏化教学重要性
该园园长于渊莘表示,有些家长对游戏化教学不理解、不接受也是正常的。毕竟家长们不是专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我们不应一味埋怨家长们不支持我们的教学工作,而应该从家长们拒绝游戏化教学的原因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于渊莘分析说,家长之所以要求小学化教学,是因为认字、算数等文化知识容易考量,只要回家问问孩子学没学就知道了;但游戏化教学是寓教于乐,孩子们不一定能直观地表述通过游戏化课程学到了哪些知识,所以家长就以为孩子在幼儿园什么收获也没有。
要解决上述问题,于渊莘园长建议教师应该通过亲子活动或组织家长参与课程等方式,让家长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孩子在游戏中发生的学习。如此,家长们不仅不会拒绝游戏化教学,还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
从游戏化教学到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
基于对游戏的重视,该园从1998年开始就尝试将游戏应用到课程建设之中。该幼儿园的教研主任张伟利强调该园的园本课程——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就是将游戏做为课程的主要活动方式,课程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区为依托,以角色为动力,将老师、幼儿、材料有机融合,实现主体性、游戏性、教育性的统一。
张伟利以中班的主题活动“汽车”为例,介绍了如何围绕“汽车”主题开展一系列游戏化的活动。
成功案例
首先,老师动员孩子们收集关于汽车的各种资料,并带到班里和其他孩子分享。
而后,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参观停在幼儿园门口的老师的私家车,让孩子们对汽车有更加直观的、全面的观察和了解。
接下来,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以“汽车”为主题,将班级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设置成不同的游戏场景——角色游戏区,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不同情节的角色游戏。
例如,孩子们通过对小区门口出租车司机的访谈,了解到他们为了赶时间,比较偏好面条、饺子等快餐,孩子们就在班里创设了以供应面食快餐为主的司机餐厅。
再如,为了促销,餐厅的“负责人”会来到美术区和那里的“工作人员”交流,请他们制作相应的宣传海报,这不但丰富了幼儿的角色意识,而且还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孩子们发现天气变冷后,家里的汽车都套上了各种垫子。于是,他们就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创设了一个“汽车装饰品店”,自己动手用针钱来缝制各种坐垫……
孩子们在游戏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将自己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游戏之中。从而,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了许多汽车方面的知识,以及与汽车相关的生活常识等,老师和家长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成长和收获。
正如张伟利所说,游戏让孩子们在主题活动的学习中获得了深刻的印象和直观的体验,这也成为他们童年时代有价值的经历,为他们以后的发展起到真正的启蒙作用。
幼儿园要让家长体验和感受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快乐和收获,让他们也在孩子的游戏中看到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从而更加理解游戏是幼儿学习更好的驱动。那么,他们还能不支持游戏化教学吗?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国学前教育网原创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及中国学前教育网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需转载须经本平台授权。
中国学前教育网:
(www.preschool.net.cn)
中国学前教育网服务于幼儿园、教师、家长、儿童,与行内外机构开展合作。努力为学前教育行业内各方搭建一个公正、专业、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使国内外最新学前教育动态、教育理念、教学课程、管理体系等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共享,使广大幼教工作者、儿童专家和幼儿家长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便捷交流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