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好几天谷爱凌的视频,看着这个又美又飒实力强,三观正敢表达又自律的18岁少女,老母亲表示既羡慕又崇拜。
好巧不巧,一回头看见自家娃拆家拆得不亦乐乎,忍不住大吼一句:看看人家谷爱凌姐姐!!
吼孩子这件事情,无疑是新时代父母的一个紧箍咒。不吼,要花很多时间跟孩子磨,自己被活活憋出内伤;吼了,心软、内疚、后悔的情绪又无比上头。
-
当孩子百般磨蹭怎么催都不管用时,
-
当孩子兴奋过度上蹿下跳好声好气劝不住时,
-
当孩子涎着脸嘻嘻哈哈根本不理会你的脸色时,
-
当孩子固执己见非要做一件当下做不了的事情时……
一嗓子能够快、准、狠地解决当下的问题,哪位父母不想来一下呢?(总比动手好吧!)
你当然可以吼孩子,但是必须吼得有技巧,也不能踩红线。这样才能让“吼”既不伤害孩子,还能警醒孩子,也能疏解自己的恼火和郁闷。
字典里的定义:吼,发怒或情绪激动时大声叫喊。其实就是声音大,但当它与负面情绪的字眼相搭配,例如“吼骂”、“怒吼”,就会注入强烈的负面色彩。
吼前:力气用在刀刃上
——频率要节制
大家都知道,在语言沟通时,对重点部分适当提高音量,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让听的人将注意力放在我们要传递的重点信息上。
当我们想要对孩子强调一件事情时,提高音量吼一句,能快速达到效果。
同时,我们人类的祖先为了抵御外敌,进化出了“负面偏差效应”,即我们会本能地倾向于关注负面的消息。[1]当我们吼孩子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传递一种信号:你马上就要把我惹生气啦!所以,用吼的,更容易让孩子察觉“危险”(妈妈即将发火)。
但是,使用的次数要节制,不能天天吼,也不能事无巨细地吼。吼多了,孩子反而不在意了。偶尔地吼,更有力量。
吼孩子也需要有一定的频率,建议是吼完1次后,至少要表达4次对孩子的爱。因为,人总是需要4个好消息,才能有效抵消1个坏消息产生的影响。[1]
也就是说,你打了一次孩子,需要带他去玩4次;你吼了一次孩子,需要送他4个玩具;你瞪了一次孩子,需要还他4个拥抱;你对孩子皱了一次眉头,需要给他4个微笑… …
这可不支持一次性全额完成,必须至少分4期。你说说,这抵消成本是不是有点高?
声音可以大,但千万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例如打击、嘲笑、指责,也不要随意贴上负面标签。而是吼亦有导,引导的导,实现有效管教。
《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在一次演讲上分享了自己学舞的经历:
卢勤小时候特别喜欢跳舞,听见音乐就起舞,充满热爱与自信。有一天,北京舞校来学校里选苗子,卢勤是被选中的四人之一。
面试时,四位女孩并排。老师经过卢勤,打量了一下说: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给了她沉重的一击。此后,卢勤每次起舞,都会想起老师这句话。渐渐地,她不想跳了,自信和热爱都没了。再后来卢勤长大,看到很多跳舞很好的人,腿其实都不直,但并不影响他们的舞姿动人。
你看,人身攻击与负面标签会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这还只是用平常语气说出来的,如果加上怒吼,杀伤力更是加倍。
吼+打击,足以让一棵茁壮的树苗迅速枯萎。当我们忍不住要吼孩子的时候,伤人的话特别容易脱口而出,以下负面标签千万要小心。它们每一个都是一枚短箭,伴随着吼叫刺进孩子的内心,虽小,却深,也痛。
粗心、胆子小、不爱学习、贪玩、懒、胖、蠢、笨、自私、粗鲁、心大、爱管闲事、没长进,不会说话、不合群、比不过别人、让人生气、差劲、急躁、不沉稳、总惹事… …
我们在吼的时候,应该将语言重点放在情绪表达+解决方法上,避免对人做评价(生气的时候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既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又明确给出了要求,这是一次“优秀的吼”:
段位高的家长,还会使用欲抑先抑或是逆向思维的吼法:
-
-
这里怎么有个小可爱还没穿衣服!还要不要上学了?啊?啊!
-
你说说你,你哪哪都好,就是这个憋尿的毛病,快把我气死!
演讲当中有一个”7-38-55法则“,指的是在沟通中,文字影响力为7%,有声语言是38%,如语调、语速等;无声语言则占到了55%,包括外形、动作与表情。
在《浅析教师面部表情的作用》一文中,作者曾指出:
“学生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会察言观色,并且常根据老师的表情来猜测老师对自己的感觉。他们对此极为敏感,不仅是对老师的一言一行很能领会,甚至还能揣摩老师自己有时也未曾注意的一些非语言行为。
不要瞪眼、盯、眯眼、斜视学生;忌用责怪、漠视的眼光。”[2]
孩子对大人的表情,是相当关注的。偶尔地皱眉、瞪眼,是一种适度的警示。但如果总是极大幅度地皱眉瞪眼,就会在无形中大大增强吼的破坏力量。可能家长只想使出三分的力气吼一下,结果由于表情的助攻,变成十分的灾难。
所以,控制好皱眉与瞪眼的幅度,能有效降低一次大吼对亲子关系的破坏力。
实际中情绪一上来,那一瞬间本能的皱眉是很难遏制的。但我会迅速觉察到自己吼叫了,皱眉了,心里会有一个念头告诉自己需要舒展眉头。在这个念头驱使下,眉头展平,瞳孔恢复。熟悉了以后,这个过程进行得非常快,可能不到一秒钟。
但其实……我真正练好表情控制,是当我跟着同龄人一起步入抗皱大军之后……自己的脸面还是更重要啊!!!
吼后:通过双向共情更好地修复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陈俊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有效的沟通技术,包括积极聆听以及使用“我”的言语。积极聆听,指的是父母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使用“我”的言语,指的是父母引导孩子去理解父母。[3]
当然,在表达“我”的时候,语言宜简洁准确,免得说太多了孩子难以消化。这种便是双向共情。[4]
首先,当父母吼了孩子,孩子通常是恐慌、不知所措的应激状态。父母在冷静下来准备进行修复时,需要先让自己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对不起,妈妈刚刚情绪有些控制不住,凶了你,你是不是很害怕?”
这里建议在事情发生后30分钟之内,父母就要主动去找孩子道歉。如果时间久了,孩子回过神来,可能已经自己用玩具等转移了注意力,也就是选择了自己疗伤,这时父母再去道歉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好比磕碰受伤了,第一时间处理总是能获得最好的预后。
其次,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回掌控感。适度的掌控感,是孩子内心自信与力量的来源之一。父母吼了孩子,孩子会觉得这件事是否特别特别糟,是否都是自己的错,父母是否不再相爱,自己是否会被抛弃……从而内心充满无力感。
我们可以从原因、现状、对策、预估这四方面出发,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知晓事情的全局,重新获得对事情的掌控感。这也是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过程。
“妈妈发脾气,是因为和爸爸之间有一些意见不一样。所以,这和你没有关系,是我和爸爸之间的问题。你只是因为刚好在弄我的头发,我不太舒服,这个情绪加起来,我就爆发了。你也知道妈妈不太喜欢被抓头发啦。”——交代原因
你现在想和我玩呀?可能我今天晚上不太行,我现在情绪还没有完全恢复,有些累。——交待现状
现在也晚了,我们睡觉吧。让我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明天我会恢复的。爸爸妈妈明天会商量出好办法的。你放心,爸爸妈妈都爱你。——交待对策和预估
当孩子找回掌控感,他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糟,确定了自己仍然被爱、父母仍然相爱,他的内心将会重新充满安全感。
同时,他也观察到了如何较好地面对自己产生的负面情绪,以及理解他人的负面情绪、提高承受力——他终归要走进社会,不可能总是被轻声细语地对待。
所以,在频率节制、尺度克制的前提下,父母当然可以吼孩子。
如果把家庭生活比喻成一曲祥和的乐章,科学地吼则是偶尔飙起而不会唱破的高音。高音彰显了乐章的浑厚祥和,而祥和的乐章又使得高音如此难忘动人。
“带娃忍不住发火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来留言区聊聊吧!
大家好,我是果仁妈。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尝试做社群啦,很多朋友们都已经加进来了,感谢大家的信任~
日常我们会来解答大家的疑惑,也会给大家分享一些性价比高的超值好物。当然,像抽奖秒杀这类福利活动妥妥的安排!
期待我们继续同行,扫码进群,一起薅福利,享好物,遇见更好的自己~(之前在群里的不用重复进啦)
参考文献丨[1]《The Power of Bad》(中译本《会好的》),Joy F. Baumeister, John Tierney
[2]《浅析教师面部表情的作用》,万爱莲,《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6-7
[3]《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陈俊,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优化医患关系的策略:医护人员主导的医患互动双向共情》,《医学与哲学》2016年1月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果壳亲子Guokr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