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指导 当天傍晚,田总精选了一批户外活动的照片让老师们发到各班家长群。绝大部分家长都欣喜于孩子的状态,个别家长表示发的太少,除了吃饭户外还应该发一些上课的照片,小小班的牛牛妈在群里问: 牛幽学妈妈:【咋看不到我家牛牛呀】 月月:【@牛幽学妈妈 老师要求出门必须排队,不排队的宝宝就得回教室,出门前规则重复了好几次,但是出门后牛牛有乱跑,老师就带他回教室了[微笑](表情)】 牛幽学妈妈:【那牛牛就是没有室外课了呗】 牛幽学妈妈:【如果试着让他去做游戏的话,相信就不会是这样吧。每次室外课他都乱跑的话,那就的永远在教室里吗】 月月:【当然不是,我电话给您说吧,您电话方便吗?】 牛幽学妈妈:【可以】 当时已经快十点,大家正准备下班。 “这家长情商很高呀!”田总说。 “切,我怎么觉得她情商低得很!她相信?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要是我我就直接问她,你确定你相信的就会成为事实吗?如果不是你能对此负责吗?”我又看看月月,“当然,你不是我,你可不能这么跟她说。”又问田总:“你从哪儿看出她情商高的?” “因为我有个亲戚说话就这样,她情商就很高。我还一度想把她弄我这儿当销售呢!” “因为你亲戚情商高,她说话就这样,这名家长说话也这样,所以你就认为她的情商也高?” “呃,是吧。” “一个人给一只野狗一些吃的,这只野狗认为这种两腿直立身上无毛的动物都会给他吃的,于是见人就跟过去要吃的,结果被人给揍了,这只狗的狗生观塌陷了,妈呀,这是怎么回事!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我刚说完,C总就拍着腿哈哈地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田总也是笑,笑着想了想,问C总和月月:“这个女的,家里条件应该不错吧。” C总和月月核对了下身份,C总长长地哦~~~~了一声,“是不错!她公公是矿长,比我爸级别还高呢!” 田总点点头,“那些直接拿老师当保姆使唤的家长,换成他们,直接就会说你们这样不对!你们不能这么对孩子!你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的!她表达的就委婉得多,给老师留了面子。曹老师说的那个问题,因为园区的老师本来也没给家长留下什么专业的印象,人家觉得你就是个看孩子的,她给了钱,你就得满足她的诉求。语气吧,虽然委婉,又感觉是高位对低位的口气,所以觉得家庭条件应该比较优越。” “哎呀,真是这样!”C总一幅崇拜的小眼神投递过来。 “恩,也是。”我点点头,又对月月说,“快给她打电话吧,别让人家等。” “边走边打吧。”田总说。 已经快十点,老师们刚下班,我们也正准备离开。 电话打过去,月月简单的进行了解读,牛牛妈妈表示不认同,认为应该让牛牛和别小朋友一起出去,可以不让他玩,让他站在旁边看别的小朋友玩。月月表示孩子会到处乱跑很危险,牛牛妈说你们可以看住他不让他乱跑。月月说这是我们的规则。牛牛妈说这个规则有点儿不太合理,你们应该让牛牛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单独把他留在教室他下次出去还是会乱跑。月月说开始孩子们都乱跑,现在大多数孩子都好多了。牛牛妈说这样会伤害孩子,月月说不会的,我们老师会安抚孩子…… 担心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是相当一部分妈妈的顾虑。 当不能如已所愿时,孩子产生心理波动,或者说情绪,是一定的,是不是能成为伤害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第一,引起情绪的行为是否在符合孩子的年龄,因此产生的情绪是否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从教室排队去院子是这个年龄可以达到的能力,只要做到了,由此产生的情绪自然会消失。但让三岁的孩子写出工整的汉字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做不到的,他无论多努力始终都做不到,就会一直产生情绪,成为妈妈们口中的“伤害”。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厌烦写字,乃至厌烦与此相关的活动,情绪不稳定、爱哭爱发脾气、甚至有打人、破坏物品等攻击性破坏性行为。 第二,产生情绪之后是否能及时得到正面积极的、充满爱意有促进作用的引导。正是一次次的引导,孩子学会了调整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情绪,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言行,情商、逆商和自控能力都逐渐得到提升。 牛牛妈妈提出的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户外看其它小朋友活动同样也是很多妈妈心里的疑问。我们制定规则的时候要注意两件事情的关联性,和没有排队相关联的是从教室来到院子,所以如果没有排队就无法完成由教室到院子的过程,只能退回到初始状态,即回到教室。户外活动时,活动和活动秩序直接关联,所以如果不遵守秩序,需要退回到这一组关联活动的初始状态,即牛牛妈提的不能参加只能观看其它小朋友活动。这样,孩子逐渐会认识到A和B的关联关系,就好比不做饭,所以没有饭吃,孩子逐渐学会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想有吃的,就要提前准备。 如果没有关联性,那就成了惩罚,惩罚只能单纯的对孩子某一行为做出限制,不能让他明白为什么不能有这样的行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孩子不具备相关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同样也不具备自发的成长性,每一件事成人都得对他做出限制,多了孩子记不住还会产生混淆,会受到更多的惩罚。在不断的惩罚和思维的混乱中,孩子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对这些限制进行抗拒,更不利于规则的遵守和秩序感的养成。 这些问题本身没什么问题,主要是牛牛妈的说话的语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B地,有很多女人说话都是一副跟自己家老公说话的语气,要不就是耍、甩甩哒哒的,要不就这种略带撒娇的指责,也不知道是B地的男人都比较惯自己老婆让她们以为这就是正确的沟通方法,还是B地的男人都不鸟自己老婆,让她们逮着个人就乱发泄。 家长对事情有思考是件好事,搁着我也会一堆为什么,而从根本上解释更是可以一通百通,家长从此路转粉。但这些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现在已经有些晚了,我回宿舍还工作要做,第二天更是安排满满的一天,第三天周六就是家长会了,大多数理念在家长会都会讲到,这些理念我都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深入浅出,家长可以在短期内领悟。如果还有问题结束后直接当面沟通就好,远比在这儿我说一句月月窜改后转述一句效果要好。 刚想让月月说家长会之后再说,月月说这是我们北京专家制定的,我们是专业的,我们也不可能因为你一个人修改规则,你既然选择了F就相信F。我心里笑,月月大概也是受不了了。在工作中,能力如何且不说,但月月的态度是端正的,沟通的语气也很正常,应该是一直在西安而不是县里的原因。牛牛妈听了这句含有定论又带有结束性质的话,停顿了几秒,说,你说你们是专业的,那你们就这样吧,但我还是觉得这样不太对。月月又重复了一遍,牛牛妈无奈地说好吧,结束了通话。 第二天孩子们刚吃早饭,月月就冲过来:“刚才牛牛妈过来找我,说我们做的不对,说我们会伤害孩子,我跟她解释,她说你婚都没结,孩子都没有,懂什么!”月月瞪着眼睛,喘着粗气,嘴都气歪了。喘了几口气又继续说:“我觉得她跟我们理念不合,不能继续在我们园了,我建议让她退园。” “这个,”田总摸摸头,“家长的确是需要认同园区的理念,要不然没法配合园区的工作,但是有不同的理解也是正常,也不能这样直接就让人家退园。但是月月作为主班既然能这样提出来,(以后的)工作也不好进行,这样吧,给她先冻结,让她回家考虑考虑,查查资料,也找人打听打听,如果能认同园区的理念再过来,如果不能认同就去找找理念相近的幼儿园,这段时间我们都不收她费。” 月月说好,转身就去打电话了。 C总在一旁只是听,也不知道听没听见,一句话也没说。这周受的打击有些多,先是被教育局耍,紧接着保育辞职危机,又有黑社会要债,最后连个巴基斯坦来的学生也骑头上,虽然最后都解决了,但被折腾得够呛,与此同时还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家长会,天天加班到快半夜,这会儿正蔫蔫地坐着歪着脑袋愣神儿,这点小事儿,爱咋咋滴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园长一线手记 -=||=-收藏赞 (0)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解锁阅读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