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这是说,母亲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二、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
很多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失败和挫折的机会,不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学到过硬的本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
比如,生活中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的孩子不愿意吃饭,家长就亲自喂饭,孩子吃的橘子、鸡蛋、苹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为的是孩子吃起来容易,更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可是不知道这些父母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为孩子提供这些方便的同时,不仅剥夺了孩子亲手实践的机会,而且剥夺了孩子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多给孩子讲故事
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3-6岁,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孩子多听故事,多说儿歌,多朗诵散文,将对孩子以后的口语表达、说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班的孩子年龄不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听故事。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针对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将听故事这一环节穿插在午饭、睡觉前后和放学前,孩子们在午饭期间边听故事,边做饭前的准备工作,一举多得。孩子们从听的故事中学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规,自觉性提高了。孩子们敢大胆举手讲话,并且口语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讲故事有诸如以上的好处和功效。我们当老师的何乐而不为,家长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不要吝啬对孩子说:谢谢
今天午休起床,孩子们赶紧叠被子,穿鞋子,忙得不亦乐乎。我把被子一床一床的摆整齐。还有几个孩子刚刚起来,见其他孩子都起来了,急的乱了手脚,把被子扔在了旁边就往外跑出去洗手上厕所准备吃水果了。我把其它的被子摆整齐了,准备把那几床被子拿过来,却发现它们已经放在了我的旁边。我忙问:“小朋友,是谁把被子帮拿过来的”?“是我,老师”。原来是班里个子不是很高的朱翔宇小朋友,我轻轻的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微笑。过了一会儿,我见朱翔宇小朋友还在教室长椅子上坐着,我以为他有事情,问:“翔宇,你怎么了”?他说:“老师,刚才你还没说谢谢呢”!我愣住了,是呀,我怎么忘了,连忙说:“谢谢你。你真是老师的好帮手,老师要谢谢你”。他才高兴的跑了。我们做了好事想得到别人的感谢,其实孩子也想得到别人的感谢,因此我们对孩子不要吝啬说“谢谢”!
— 爱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