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园游戏以其欢乐和有趣的特点,深受幼儿的欢迎。探索了组织游戏的策略,以期引发幼儿对活动的热爱之情,提升活动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组织策略
一、游戏简介
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它能够述说故事、传递情感、表达情绪。当我们快乐时,欢乐的可以渲染气氛;当我们悲伤时,哀伤的可以慰藉我??的心灵;当我们无助时,激昂的带给我们力量。伴随我们的一生,给迷茫中的我们以指引,给前进中的我们以巨大的动力。使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真善美,陶冶我们的情操。鉴于的重要作用,探索幼儿园活动教学的策略很有必要。教学实践表明,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组织方式。
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在中开展的游戏。幼儿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爱玩爱闹,要想使他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解知识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教学方式的可操作性和教学的效果都非常有限。而将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充分关注了幼儿爱玩的心理特征,使活动的组织形式变得更为活泼。这样不仅能聚焦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自觉地加入到活动中,而且改观了幼儿对的看法,会使他们感觉活动非常轻松、欢乐。通过组织游戏,增加了幼儿对活动的好感,引发了其对活动的兴趣。
游戏基本包含四大类:节奏游戏、听觉游戏、游戏和歌唱游戏。对于不同的活动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游戏的类型,使游戏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节奏游戏非常简单,就是教师反复敲击出一个节奏,幼儿根据听到的旋律,回忆学过的哪首歌曲是这个旋律。教师对于反应又快又准确的幼儿提出表扬。听觉游戏与节奏游戏很相近,就是教师播放一段乐曲,幼儿来猜测歌曲的名字。游戏相对于节奏游戏和听觉游戏,动态性更强,最受幼儿的喜爱。在朝气蓬勃的歌曲中,幼儿随自由,整个游戏充满了欢声笑语,锻炼了幼儿的创作能力与想象力。在歌唱游戏中,幼儿随着尽情地歌唱,感悟的魅力,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素养。
二、游戏组织的策略
1.明确游戏的目标
在幼儿园活动中倡导游戏的形式,并不是说淡化了活动的目标。相反,教师只有明确了游戏的目标,才能使游戏朝着预想的方向开展,才能收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策划游戏时,应提起对游戏目标的重视,设置恰当的游戏目标。这样幼儿才能在游戏里获得快乐,收获知识。
例如,在设置小班游戏“找朋友”的活动目标时,除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这首歌曲,熟练地随着做敬礼和握手等动作,还要使学生感悟到集体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和善于与他人交朋友,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
2.精选游戏的内容
游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幼儿对其也非常喜欢,但是并不是每个活动都适合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果活动生搬硬套地融入游戏中,就会使游戏非常呆板,其趣味性也会大打折扣,活动教学的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教师不能在每个活动都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应根据类型的不同,以及幼儿的认知特点,精选恰当的游戏内容。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对游戏产生兴趣,才能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例如,小班活动“开汽车”的活动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中突然停止与反复开始的特点。如果只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幼儿听的形式来实施这一活动,很难达到活动目标。由于“停止”与“开始”具有动态性,教师可以设计动态的游戏来实现这一活动目标。幼儿双手做握住方向盘的动作,假装开汽车,教师播放“开始和停止”的。教师根据出示绿灯或红灯的指示牌,幼儿根据节奏和教师的指示,停止或前进。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使幼儿高效达成了活动的目标。
3.优化游戏的过程
由于幼儿的年纪非常小,有时候并不能够严格按照游戏的规则开展游戏,导致游戏陷入无序的状态,致使游戏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优化游戏的过程,提高对游戏的把控能力,对幼儿加强指导。教师可以对表现好的幼儿提出表扬,使其他幼儿纷纷效仿,保障游戏有序地进行。另外,对于活动量较多的游戏,教师应提起对幼儿安全的注意,防止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碰撞、受伤的状况,保证幼儿的安全。
总之,通过设置合理的游戏目标,选取优质的游戏内容,以及优化游戏的过程,能激起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帮助幼儿理解知识,提升幼儿园活动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金美琳.幼儿园游戏的有效组织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6(18):38.
[2]姜慧.幼儿园游戏的有效组织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16(10):50.
编辑 温雪莲
【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