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我们在游戏 活动方面实行了全方位的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加大投入,改变园容园貌,为游戏的开展创造条件。
要想正常开展游戏活动,没有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是不行的。我们园新建了教学大楼,使得游戏有了
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又购置了大量玩具设施,发动全体教师精心创设游戏环境。
我们在楼梯转弯处精心设计了充满情趣的儿童壁画,在各班窗台上布置了自然角,利用各种废旧可乐
瓶、易拉罐等,种植了花草、蔬菜,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在手工区各
班自制了沙袋、照相机、蔬菜工艺品等多种幼儿玩具。在大楼的走廊上,各式各样的超市、理发店、娃娃
家、小吃店、。。。江幼儿园变成了活生生的小社会,创设了一个动手、动脑、交流合作的教育空间。
二、强化培训,不断优化游戏指导者的素质
游戏开展的关键在老师,只有用游戏的理论武装教师,使她们具有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
生成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幼儿才有可能在游戏中康成长,所以我们分层培训,逐步提高。
1、学习理论 转变观念
我们利用开学前一周的时间,带领教师系统学习了《幼儿园游戏》一书,对书中重点章节里面的重点
内容要求大家反复研讨,并进行了命题考试,使她们在逐步掌握幼儿游戏理论的同时,提高了指导者的素
质。
2、博采众长,快速提高
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知名幼儿园观摩游戏,回来后要求她们对其他教师进行
二次培训,将优秀的游戏移植到本园。我们还增设了电子备课室,接通宽带,让教师从网上浏览其他幼儿
园的先进经验,使她们的思想理念始终站在幼儿教育的前沿。
3、放手实践,以赛代培
开展系列比赛活动。如:自制教玩具评比,最佳区角评比,民间游戏改编比赛,优秀观察记录评比,
角色游戏评比等。把教师放到活动中去摔打锤炼,让她们在竞赛中学会学习,在竞赛中反复探究,在竞赛
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全程管理,保证游戏有质有量的开展。
幼儿园的游戏管理不像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管理,有时候可以凭一张试卷来衡量好坏,如果园长对游戏
不要求不检查,放任老师去做而不闻不问,势必使游戏放任自流。经过摸索,我园出台了《幼儿园活动评
价标准》,对游戏活动开展的时间、游戏活动种材料的投放以及师幼互动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研组
长每天检查,园长室不定期抽查。
另外我园还实行了游戏管理“六个一”。即:每周写一篇有质量的游戏反思,提出游戏开展中遇到的
问题,每月推荐一篇有价值的游戏案例,每月向全园展示一次角色游戏,每学期写一篇关于游戏的,
开展一次自制教玩具评比,向全园家长开放一次游戏活动。
四、多方联动,搭建资源共享的游戏平台
1、为了加强园际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我们先后多次开放游戏活动,不仅镇内开放游戏而且和
其他乡镇互动,共享游戏成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发挥家长在游戏中的作用。家长们从事着各种不同的职业,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我
们大胆地把家长请进来和幼儿共同游戏。如:请从事医生和护士的家长和孩子们玩“医院”的游戏,情理
法师玩“理发店”的游戏,请点心师玩“小吃店”的游戏等。我们还定期对家长开放,不仅对本园家长,
还对社区内0-3岁孩子的家长开放,向他们宣传幼儿园,宣传游戏精神。
五、深入研究,形成园本游戏。
一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游戏为突破口,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全面提高。根据本园经济状况、地
理位置及幼儿现状,我们摸索出了适合我园的游戏版块:
1、晨间活动以户外体育游戏为主,利用乡土小器械、设立钻、爬、跑、跳、平衡、投掷等区域,开
展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制。
2、课间餐后等零散时间主要玩简便的民间游戏。如:山上有个木头人、荷花荷花几时开等。
3、当有的主体不切合我们幼儿园的生活实际,我们就挖掘农村的乡土资源来替补,形成充满农味的
游戏。像“农家小院”这个区角,幼儿可以在这里学做农村的一些农活。我们还选用麦秆、竹片进行编织
活动,运用黏土、瓜果、蔬菜进行雕塑活动,让孩子动脑筋想办法自制自己喜欢的玩具,使大自然、大社
会真正成为活教材,并让其释放出潜在的教育价值。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它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康。各位同行,让我们一起努力
,让孩子在游戏中康成长。
【解析幼儿园游戏中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