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汉代的七夕,除了纪念牛郎织女的唯美爱情,也是祈求智慧与技艺的日子。早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便留下“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传说中,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在幼儿园,拥有聪慧心灵和灵巧双手的“仙女”,被孩子们称呼为“老师”——她们用一双巧手,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美好而又充满想象的幼儿园生活。
巧手,相伴绚丽舞台
2021 七夕
古朴的青铜面具、烟火气十足的茶壶与小吃摊……毕业庆典的舞台上,除了舞动的孩子,老师的手工作品也像无声的伴奏,陪伴这最后的演绎。
青铜面具
巧手,温柔纯真时光
2021 七夕
如果说织女的手能够绣出天上的余霞散绮、银浦流云,那么老师的手也能将孩子的瑰丽想象邀请进现实。幼儿园可以飞入外星飞船,化为宇宙空间站;也可以变成立体的山河图,让孩子一览祖国疆域的辽阔,还有各式各样的探究场景以及丰富多彩的玩具……老师们用手凝固下所有随心所欲的愿望,让幼儿园成为一片童趣的乐园。
幼儿园星际空间站
巧手,为各项探究活动助力
大气十足的中国地形图,占据幼儿园大厅半壁江山
给孩子打造的服装设计室
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环境角,帮助孩子探究学习
孩子的玩具也能搞定
欢迎来到这个手工打造的童趣王国
老师的手工也融入孩子们的每日生活中,中午抱着老师亲手缝制的娃娃慢慢入睡,针线之间,是老师贴心的温度;要升班了,拿起老师专门制作的升班证,是成长的证明……
老师亲手缝制的玩偶
极具仪式感的升班证书
在这里,废弃的纸箱也成了最好的制作材料,心灵手巧的老师跟着孩子一同DIY各种玩具:桌面足球、磁力迷宫、弹球大作战,甚至搭建起宇宙舱……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挖掘孩子的创造力,实现他们关于游戏的各种创想。
那段一起做手工、一起玩耍的时光,不仅锻炼了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也化为一阵春雨,浸润孩子的心灵,让童年像是万花筒,转动出无尽的可能与斑斓。
好玩的纸箱迷宫
巧手,邂逅传统文化
2021 七夕
手工也是邂逅传统文化的契机,鹅卵石上流动的金鱼、舞台上栩栩如生的皮影、绢纸上的蝶恋花,甚至不要的塑料瓶上都有了泼墨荷花……老师将国风之美凝固为一个个值得细细把玩的材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的魅力。
春节火红的舞狮狮子头,清明的纸鸢,端午亲手制作的香包……在一个个中国传统节日中,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用手工亲手缔造属于自己的仪式感,它们与美育教育相融合,让孩子在中国文化环境的浸润下,欣赏中国之美,最终学会表达中国之美。
古人诗中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中国人来说,亲手制作的物件总有一股脉脉的温情,它代表着细腻的关怀以及深沉却又未曾说出口的爱。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孩子慢慢长大,但老师那双温暖的双手,以及巧手变幻出的玩偶、迷宫、大千世界……却像无数斑斓的丝线,编织着成长的回忆,温柔了整个童年。
图|金苹果爱东、蓝谷地、奥园广场、丽都、雅居乐、东坡、南苑、龙湾、中海名城幼儿园
图文均为金苹果学前教育原创作品,转载须授权,若有侵权,必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