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依据及研究综述
(一)选题依据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学习与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二、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2.1 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2.2 幼儿教学特征分析
三、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1 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3.2 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3.3 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3.4 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4.1 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4.2 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4.3 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4.4 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4.5 注意事项
五、总结
参考文献
5.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与计算、书写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6.参考文献
[1]林俏霞.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中的创作训练[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1:249-250.
[2]杨宝风. 创作新探[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2:78-79.
[3]郑黎丽. 基于特质进行创作[J]. 语文建设,2012,22:26-28.
[4]周思缔. 谱写孩子心中的歌――与师范专业的学生谈创作[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17-21.
[5]陈小芳. :洒向童心的种子[J]. 思想理论教育,2005,10:62-63.
[6]王巍. 小学教育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7]陈乔芬,郭富生. 激发说写兴趣 引导创作――《六个矮儿子》教学赏析[J]. 云南教育,2006,11:38.
[8]吕虹. “可爱的虫子”创作教学设计[J]. 语文教学通讯,2007,Z3:55+77.
[9]陈爱芬. 上海市幼儿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