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教育』
.教育与您同行丨共创幼教美好未来
合作园分享——
《 坚持落实“以人为本”,
大胆开放课堂 》
作者丨梁丽萍老师
园所丨广东梅州桃源小镇幼儿园小一班
.主题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图片和相关的一些影像资料,作为教学素材,它让多媒体课件走进了课堂,给课堂带来了很大变化。
首先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它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出现在大屏幕上的PPT、动画等,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能主动仔细观察,这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它还可以让老师省去很多很多时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02
在工作中,我们老师坚持落实“以人为本”,大胆开放课堂。
首先让生活走进课堂,实践“主题的外延”。
在教学中,我们把握.主题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围绕教学目标,寻找合理的切入点,让孩子真切、生动地观察和体验生活,从根本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在进行主题活动《水果乐园》时,首先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以逛水果市场的方式认识水果;当孩子获得感知体验后,再回到课堂看课件进行系统学习;然后再回归生活学会分享,巩固知识;最后再次回到课堂上,组织孩子们动手制作水果拼盘,增强合作意识。
通过一个从生活到课堂,由课堂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回到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完整过程,让幼儿完成新知的学习和积累。
平时我们教师还精心挑选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孩子们身边触手可及的素材资源,让教学课堂生动起来,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充分利用的资源,拓展认知生成的途径。
例如在学习《水果乐园》这一主题时,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亲子采摘活动,让孩子们在大棚里,消除了“水果长在哪里”的困惑,亲眼见识了香蕉、木瓜、火龙果等果树。
03
其次让家长走进课堂,落实“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作为幼儿家长,在不具有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要接受新课程、新理念,无疑更会深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把真实的课堂毫无保留地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进.课程。
这样做不仅能让家长与孩子同步学习,感受人文关怀教育,而且能让家长从新课程中吸收新理念,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新理念,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开放,有效地避免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脱节。
这样的资源共享为我们教师节省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更贴切、更形象、更丰富的内容。
04
总的来说,教师、教学环境(园内、园外)、教学手段、幼儿和家长个体、包括社区,都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媒介。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媒介的教育作用,并合理、综合地把这些媒介有机地组织到全部教育活动中去。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才能使幼儿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预定目标与教育任务,也才能让孩子们最大程度地吸收.课程中的知识,获得更快乐、更丰富、更幸福的幼儿园生活。
-END-
欢迎.合作园的老师们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sai@ainuoedu.com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