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引导孩子
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短短四句,28个字,却凝聚了中华名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
它是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雨雪的指南针,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大自然与儿童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肢体动作的发展来认识这个世界,人赖以生存并能感知的阳光、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自然要素是感官刺激的主要来源。自然和幼儿身心健康之间,还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联系。
2019/9/23
Sunday
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秋分意味着真正进入秋季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探秋”——秋分时节的变化
我来说一说
“我感觉天气变凉快了,晚上睡觉不用开空调,早上还要穿外套”
“幼儿园的菜地里面玉米熟了,可以煮着吃了(好吃)”
“我给你幼儿园菜地浇水的时候看到了好多七星瓢虫在爬”
“跟妈妈一起吃了红薯,妈妈说多吃红薯不胃酸”
你知道吗?秋分第一天会出现三种非常有趣的特殊现象:
同一个白昼
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见太阳,分享着同一个白昼。
高度和影子一样长
在北纬45度线上,用不着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他们好像早就和自己的影子商量好了似的:因为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样长,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了。
消失的影子
因为,太阳直射点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当你来到赤道线时,就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二十四节气之白鹭小知识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习俗
竖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秋分诗词
《晚晴》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秋分日忆用济》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秋分》 郑孝胥
碧云翻墨坠秋光,残暑长廊一雨凉。
松竹欲成楼渐隐,阴晴数变桂初香。
随波籍湜应俱叛,易暴夷齐故不亡。
岁岁登高须强起,霜风好为作重阳。
深秋时节,天朗气清,色彩斑斓;赏心悦目,抒怀解忧;趁此好时节,到各大高校走一走,寻一寻你心中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