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近些年,市场上特别流行“幼小衔接”几个关键词。家长也热衷于参加校外培训班完成衔接工作,造成园所大班孩子流失。怎么才能让家长理解正确的幼小衔接?幼儿园如果做“幼小衔接” 教育才能“小学化”?
大众对于幼小衔接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多集中在学前数学的学习中——
1.对小学数学的误解,认为小学的数学就是枯燥的、训练式的。
2.对幼小衔接的误解。以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迅速补课。抓紧时间在上学前把 100 以内加减法熟练掌握了。
由此可见,破解幼小衔接的难点,关键在于做好数学的衔接。
理解概念、掌握方法、丰富经验。
理解概念:比如幼儿理解数字 3 的含义,比仅仅是认识 3,会写数字 3 更重要。
掌握方法:幼小衔接阶段让孩子掌握方法、工具和策略。
丰富经验:其实是学前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最主要的使命。
学习品质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习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和采用。如: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坚持与专注、创造与发明、反思与解释。
万放数学目标体系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将学习品质作为目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如专注、自主地解决问题,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尝试多种方法、不断探索,从而发展其坚持性等。
在2022年教育部新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正式提出了数学的核心素养。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也需要了解国家对孩子长远发展的要求,可以说,新课标也为我们幼教工作指明了方向、目标及更整体的教育视野。我们在学前阶段也应关注数学知识本质理解,问题解决关键在于问题与情境设定强化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万放数学的目标体系中也将知识性目标与实践性目标相结合,使幼儿在数学认知发展的同时,提升幼儿猜想、独立思考、表达想法、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倾听别人意见等能力性目标。
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
大量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对孩子的基本技能、学业成就等未来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也不例外,所以说做好衔接的保障是幼儿、家长、教师的共同参与。
万放数学也会请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让家长了解每日所学、了解孩子发展的历程,同时提供有趣的家庭亲子游戏和练习,让孩子能够不断巩固和拓展数学概念,积累经验。
在这里数学绝不仅仅是算术技能,更是全领域的发展。
在这里数学绝不仅仅是知识目标,更是活跃的思维过程。
在这里数学绝不仅仅是完成预设任务,更是解决真实的问题。
在这里数学绝不仅仅是数学的传递,更是主动的探究。
在这里数学绝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更是无处不在的发现。
现在可以立即申请免费试用的机会
请您填写报名表,开通后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