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印发了《通知》,再次就“停课不停学”提出了明确意见。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解读意见和落实意见的同时,我想我们更需要的是深度思考。
思考如何在非常时期为孩子提供丰富有质量的家庭活动,思考如何在非常时期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教育意见。
不要在他面前“争执”
疫情,孩子并不认为可怕,因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他们是懵懂的,对孩子来说,父母之间的“争执”留在孩子心中的将是永恒的“天塌地陷”般的恐惧记忆。
当作为家长的你们还不知道如何为孩子解释“为什么那个叔叔为什么不戴口罩还骂人”的时候,你们的行动就是最有利的解释。
记住,“争执”面前最大的输家,永远是孩子。
你慢慢说,我细细听
网络上的推文,放眼望去,写给孩子的,孩子能理解的,寥寥无几;写给成人的,真假虚实,家长喜闻乐见。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及“刷网络”的三分之一。
与其生硬的为孩子讲“疫情”,倒不如静下心来用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只有用心倾听,家长才能感同身受,当心灵的距离近一点,孩子能感受到你的光和热,彼此的内心也会幸福无比。
记住,不要错过这段“非常”的亲子时光。
让他自己去“理解”和“发现”
疫情,也许让你烦躁、焦虑、不安;但是,你会发现,孩子的情绪似乎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即使不能出门,依旧可以在房间里探索、发现;在孩子们的心中,世界依旧是那样的美好。
此时,要做的是,放手,用心体会。
答应他的,一定要做到
这个假期,孩子问的比较多的应该是“什么时候才能出去玩儿”,遇到此问,肯定的告诉孩子,奋战在一线的叔叔阿姨告诉我们,很快就可以。
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在抗击疫情,履行承诺,作为家长同样应该如此,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长期的安全感。
爱孩子,就要说到做到。
你的陪伴是他依靠的“肩膀”
延期开学,幼儿园推介了一些生活化的课程活动,不要当成是负担,努力陪伴孩子完成,因为父母的陪伴永远是孩子内心最大的支持。
有你在,孩子的世界就不会变的黑暗。
有肩膀在,孩子才能踮起脚尖张望未来。
不管怎样,努力定格美好
用文字或者用影像设备记录非常时期孩子成长的点滴,忘掉不愉快,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那些灿烂美好的瞬间,留住那些甜蜜温馨的亲子时光。
即便情况再糟糕,也要努力定格一份美好的印记。
告诉他,我会一直在你身后
和孩子聊一聊我们的国家,给孩子讲一讲钟南山爷爷、李文亮叔叔、李兰娟奶奶、张定宇爷爷、解放军叔叔、警察叔叔、护士姐姐……的故事。让孩子知道,这些人在帮助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让孩子尽情地释放天真,安心的享受成长。
告诉他们,别怕,你的身后有父母,有祖国。
我们是教育者,
在面对疫情的过程中,
虽然我们不能奋战在一线,
但是我们可以传递思想和态度,
我们可以和家长和孩子在一起,
相互鼓励,相互支撑,
疫情当下,
愿每个人都能够用积极地心态去面对,
少一点功利,
多一份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