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北京启明双语幼儿园”关注我们
启迪心智 明悦性情
启明教育
2001年~2021年,启明从初建时的1所园,几位老师,十几个孩子,到现在的10所园,700多位教师,3000多个孩子,历经了20年的奋力成长。
今年,是启明建园20周年,在这一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每一所姊妹园,每一个启明人都有太多太多话想说。我们采访了一些启明人代表,他们不同时间加入启明,有一个月的,有十七八年的;他们的岗位各不相同,有门卫,有园长。他们是怎样看启明的?他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之前,小编已相继推出过四所园的“启明20周年采访”视频,并对园所进行了介绍
点击标题链接|深入了解
东润园 | “东”风花外小重楼,“润”养无声育幼童。
珠江园 | 用玲珑“珠”玉心和壮阔“江”海情,引领孩子茁壮成长。
峰景园 | 开轩西望见一“峰”,“景”色无边时时新。
旨在让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启明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让小编带各位走进启明国风园——
启明国风园自开园迄今已有11年。从建园伊始,园所秉承启明“培养未来优秀公民”的教育目标,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带着“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一思考出发,根据《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指导精神,很早便确立了“生态环境”的教育特色。
园所以“生态环境”为特色创设环境,整个幼儿园彰显出“绿色生态”的理念。并利用园所的公共环境将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力求通过公共环境凸显环境教育这一特色,从而达到活动带动环境、环境展现活动这一目标。
一楼以“海洋”为主题,用中华鲟形状的展板、海洋风的展示架搭配船舶救生圈、渔网制作的家长专栏和在墙上张贴的各种贝壳和海星,还有一排倒挂的淡蓝色透明的伞,老师们将伞面画上了水波纹,将大大小小的扇贝壳放到里面,同时将纸剪出的海龟、海豹、海星的图案挂在伞的周围,微风吹来仿佛在海水中一般起伏。孩子们行在其中仿佛置身于美丽生动的海底世界。
二楼以“森林”为主题,以松木、竹竿和麻袋片为原料搭制的“家长联系栏”和手工灯,简单、生动而质朴。搭配着走廊顶部原木格长架,和墙壁上用树干横切的木板做成的大树,保留自然物本来面貌,温润的原木质感,给人的感觉都是自然又舒服。
二楼创意坊的木工房和流动水装置的水泥台、池的设计,也都是选用自然物,或保留物料最原生态的样子,打造返璞归真的环境。
所有这些环境创设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近和感受自然。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党和政府的基本国策,也是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基本指向。
在十多年的园所历程中,国风园始终坚持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特色,以幼儿的自然情感激发、自然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及基本的自然认知达成为基本目标,围绕幼儿身边的、常见的、真实的自然环境和事物展开,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
生态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 , 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 , 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 、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 ,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基本内容之“知”
此“知”并不是“知识”,而是“认识”,即对于身边自然中不同自然事物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了解和认识。
幼儿对于自然中不同生态关系的认识,从了解认识到不同的自然事物(包括人与自然)有关系开始,再到有什么样的关系。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的丰富,逐渐地往关系的“理解”深入。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基本内容之“情”
“情”即“情绪”和“情感”,幼儿园自然环境教育中的“情”,从“情绪”开始,即对于低年龄段的幼儿,重点是激发其以“惊奇”为重心,“快乐”为突出表现的“情绪”。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不断提升,自然环境教育的“情”可以开始逐渐的转向以“情感”为重心,其突出表现是幼儿对于自然和生命的亲近、尊重和关爱。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基本内容之“思”
“思”即“思考”,即幼儿在了解认识和探索自然生态关系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思考自身该如何更好的与自然和谐共处。幼儿对于自然生态关系的思考,是浅层的、自我的,重在思考的过程和思维方式、思考习惯的建立而非结果。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基本内容之“行”
“行”就是“行动”,即幼儿亲近、尊重、关爱自然和生命的具体行动。“行”是幼儿园自然环境教育的最终诉求,也是最为根本的目标。
幼儿的自然生态行动建立在积极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生态的自我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是一种自发自主的行为。在探索与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达成自我与自然的完美统一。
国风园的“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实现生态教育的生活化。
引导幼儿感受自然、亲近自然、认识环境、理解环境、掌握环境知识、培养环境技能、解决环境问题。力求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形成并推动园本特色。历年来开展了许多生态环境教育特色主题活动,如:
拒绝过度包装
活动来源于中秋节孩子们对于月饼盒的观察,通过关注周围物品的过度包装现象,了解过度包装背后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引导孩子的简约生活观念,拒绝奢侈和浪费。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过度包装”,老师们创造了“多多小姐”这一人物形象,再由礼盒过度包装引发他们思考。
我爱国宝大熊猫
由国宝熊猫延伸开来的环保活动,孩子们在科普馆内亲手触摸到了珍贵的熊猫毛皮的标本,举办了“小朋友牵手大熊猫,小倡议保护大自然”的环保宣传活动。
园方还邀请北大的动物专家王放与家长座谈,与幼儿互动,近距离的和动物专家接触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
小朋友们还集体创编和表演了戏剧《大熊猫的故事》,呼吁大家关爱大熊猫、关爱和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认养绿色植物
结合植树节开展的“园区树木认养”的活动。在树木认养活动中,孩子们在精心保护树木的同时,感知树木的成长,学习照顾树木的方法,从小养成自觉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行为,身体力行的影响着周边的环境。
拒绝观看小动物表演
结合“生物多样性日”开展了“拒绝观看小动物表演”的主题活动,通过参观动物园、观看“如何训练动物表演”的视频、集体讨论等系列活动,初步让幼儿感知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于伤害动物的行为说不。
师生共同创编表演了音乐剧“马戏团的小熊”,孩子们通过表演一只在马戏团里小熊的遭遇及作为启明小朋友发出爱护动物的大声呼吁,通过参与环保宣传活动,敢于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无烟日行动
结合“世界无烟日”开展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明白不吸烟的道理及保护自我的方法,并带动家庭、呼吁社会一起禁烟。
更多环保活动
从月饼盒迷宫到开垦种植园,从堆肥箱到废旧物品资源回收,再到零废弃,每一次的活动都着眼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着眼于未来。
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自主学习探究的尊重,培养幼儿关爱自然和环境的态度和意识,使他们理解自己是自然界循环过程中的一部分,并帮助幼儿懂得并形成正确的日常行为,真正成为为未来建设和负责的优秀公民。
致力于通过幼儿园影响孩子,再通过孩子影响家长,最后通过家长影响社区。让更多的人关注生态教育,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构建家园生态圈。
特色课程的深入和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研究能力和不断思考、学习的精神。国风园的教师团队积极参与课程指导提升环境素养,通过签订环保行为承诺书、阅读书籍自学交流、专家讲座培训、参观实践活动等促进和提升专业能力。
国风园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故事,欢迎大家有时间到园里作客哦~
启明教育集团2001年创立,共10所连锁园。目前,启明双语幼儿园在园幼儿(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幼儿)人数已有3000多名,教职工700余人。
启明在20年的办园历程中,一直以奉献社会为己任,带着“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一思考出发,以“培养未来优秀公民”为目标,积极用有前瞻意识的教育引导孩子,在他们的心目中种下对人类对地球对未来的关注。我们真切地认为只有关注人类关注未来,才能更好的理解今日,才能使个人的成长轨道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才能明智的选择人生的道路,不陷落在狭隘的纯个人的天井中。
尊重 思考 创新 成长
“Education is not filling of a pail
but lighting of a fire.”
幼儿教育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
而是引发孩子终生不离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