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令人头疼的“秩序感”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令人头疼的“秩序感”-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最近在某音里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个两岁左右的小朋友站在马桶边哭闹,嘴里还嘟囔着:“把我的便便还给我!”原来是小朋友上完厕所后,奶奶帮他按了冲水键了,小朋友知道后就开始哭闹,怎么哄都不行。

你家的娃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吃完的零食包装袋,不让大人丢进垃圾桶,非要放在他指定的袋子里;玩具娃娃一定要以一种奇怪的角度放在固定的地方,觉得角度不对,还会去细致地调整半天;打开的饼干袋子一定要完好无损,否则就会哭闹着要求再打开一袋……

其实,这些看起来类似强迫症的行为,正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典型表现。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特殊时期,大多发生在2—4岁的孩子身上。在这个阶段,孩子对物品摆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事物的所有权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没有按照心中的秩序模式来进行,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害怕、焦虑等,也就会哭闹或发脾气,直到熟悉的秩序被还原,才会开心。


令人头疼的“秩序感”-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良好的秩序感可以在孩子的敏感期内,也就是4 岁前轻松地获得。这时候的孩子对环境中物品的摆放秩序有强烈的辨识能力。如果此时成人不了解儿童在秩序敏感期的特殊心理,就会扼杀孩子自律的萌芽。因此,家长一定要抓住这教育的最佳时期,培养孩子养成秩序的生活习惯,以便达到超出预期的教育效果。

令人头疼的“秩序感”-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1

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令人头疼的“秩序感”-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幼儿的秩序敏感性常表现在对顺序、生活习惯以及物品的要求上。秩序的破坏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我们没有能力把握生命的内在秩序,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来时,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不能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因此,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每次使用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归位。孩子的东西更要注重摆放有序,家长不要随便去更改它们的位置。尽量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做太大的改变,比如频繁地为孩子更换床铺,居室和生活环境等,尤其是长途旅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即使不得已,也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并且为孩子可能的不适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对于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这不仅能让孩子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还能使孩子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2

培养孩子自己整理生活物品的能力。

令人头疼的“秩序感”-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有意识地安排孩子自己整理玩具、图书、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并给予适当鼓励。同时,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成人劳动,与成人一起共同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还可以使孩子形成整洁有序的行为习惯。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动手能力差、整理得不好而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否则会不利于儿童秩序感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3

为孩子建立规律的一日生活秩序。


家长不要过于频繁地给孩子变换环境和看护人,这样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秩序感的形成。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在固定的地方吃饭,碗中不能有剩饭。在一日生活的时间安排上,要为孩子制订合理、有规律的作息制度。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一天内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从而形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如果父母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没有规律,经常变化,就会令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令人头疼的“秩序感”-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应该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意识到秩序敏感期的存在是与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密切相关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甚至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面对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要试着更多地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100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令人头疼的“秩序感”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