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STE IN AUTUMN <<
准备好,活动开始啦!
畅 谈
冯老师
今天我们来到市民公园,大家一起看一看,想一想,可以做哪些和艺术创想有关的活动呢?
秋天,公园的树叶种类很多,色彩也丰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要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开展各种与树叶有关的活动,如抛撒树叶观察它落下的姿态,用树叶拓印画,利用各种树叶进行组合造型……
査老师
刘老师
这里有座大风车,平时孩子不太有机会看到这么高大、漂亮的风车。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然后收集公园里的树枝,准备一些固定材料。大班孩子可以进行风车的平面和立体造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
小刘老师的建议让我想到,风车除了有造型和色彩的美。它伫立在草地上,如果让孩子们围在风车下一起唱歌、跳舞,也一定很有意思。
朱老师
冯老师
资源带给孩子的发展是多维度的,我们要深度挖掘。
小花、石头、芦苇,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孩子们游戏的宝贝。
杨老师
楼老师
这些资源比较常见,投放到活动中怎样能更好地体现创造性呢?
是不是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创设相应的情景,比如我们班孩子最近在欣赏毕加索的作品,他们可以尝试创生运用这些常见材料表现作品特征。
杨老师
冯老师
谢谢大家的分享,正如张斌教授所说:“我们要借助资源‘做事’,它是开展一切活动的保障和基础”。那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和喜欢,用发现美的眼光,用探究的心去试一试、玩一玩,期待你们的精彩创意哦。
请把目光转向这里!
畅 玩
冯老师
咦,你们在讨论什么?发现这块大石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
我感觉它的造型蛮特别的,而且从不同角度观察,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季老师
陆老师
从侧面看有一点像牛,我们可以装扮啊!
用树枝、芦苇做成耳朵、眼睛。季老师,你骑上去吹笛,哈哈,这个创意不错。
丁老师
楼老师
呀,顾老师你怎么在玩泥巴呀?
等一下还有惊喜!泥巴的可塑性强,最适合孩子探究,发挥艺术创造力。
顾老师
朱老师
光玩泥巴还不够,我们准备结合树干,用树叶、树枝、花朵等创作一个最特别的树娃娃。
这个创意真棒,把自然物运用到了极致啊!
楼老师
“秋之韵”:圆形的吊饰上用秋天黄色的树叶、长短的树枝、不同形状的果子、各色的花朵、麻绳,做成一扇漏窗。透过漏窗看一看,市民公园更美了。
“大风车”:孩子们都很喜欢滴滴转的大风车,公园里随处可见的树枝,用麻绳搭一搭、穿一穿、系一系,大小风车同框,你更喜欢哪一个?
“贪恋窗外好风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见即是美景,小女孩拉开了幼儿园的窗帘,映入眼帘的是市民公园的处处美景,一虚一实,亦真亦幻。
畅 享
飞快跑动的身影,是你们在不断地寻找资源;时高时低的声音,是你们在持续地研讨商量;认真探究的操作,是你们在积极地创造体验,让我们来一起分享吧!
我喜欢“印第安人”这个作品,它有趣、立体、生动,留在市民公园,让来往的行人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美。大自然中的资源取之不竭,要关注孩子已有的艺术经验,鼓励他们大胆创造。
李老师
顾老师
对,结合这个内容,小班孩子可以进行欣赏,然后寻找泥巴和树叶,他们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玩法。
资源的有效运用要结合孩子的关键经验,老师要提升孩子经验与资源相联系的创新活动的能力。所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成为我们的手边书,平时多阅读。
冯老师
邵老师
今天的户外研修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趣味,对于资源的运用有了新的体验和启发。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分析资源的特征和多元的价值,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孩子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这次的活动在户外进行,体验很有趣。在创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主题寻找资源,筛选资源,也可以依据资源的特点进行创作,其形式是多样的。老师要观察孩子,分析他们的需求,才能有效支持。平时我们要多维度开展欣赏、创作等多样化的艺术活动,才能点亮他们创作激情。
朱老师
冯老师
开发和运用资源所引发的活动告一段落后,我们要及时对孩子的发展及建构的经验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在后续做更有效的支持。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编辑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姬小园
供稿 | 江苏省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