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为贯彻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教育系统2020年“奋进之笔”行动总体方案》,江苏教育系统启动“奋进之笔”行动,立项了“厅领导攻坚行动”“处长、院长风采项目”等行动项目。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立足“媒体+智库”资源优势、专业平台,申报省教育厅处长风采项目——“助力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获立项。总社积极通过新教师调研、线上线下新教师教科研专题培训、多学段公益送教活动等多种方式推动项目,研究新教师实际状况,服务新教师能力提升,引领新教师专业成长。
其中,总社《江苏教育》编辑部策划的暑期专刊《新教师成长手册》已出版发行,项目组首批3000册已陆续随公益送教活动赠阅全省新教师,反响积极热烈。为进一步放大优质资源效益,从本期起,总社相关微信新媒体及新闻网将连续集中推送《新教师成长手册》内容,引领更多新教师专业成长。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源于美国20世纪初的职业辅导运动。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舒伯(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埃德加·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帕森斯(Parsons)的人职匹配理论以及有关职业生涯的社会认知理论等也影响深远。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今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口号,1986年霍姆斯小组在《明天的教师》报告中明确提出“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而不是一门技术”。2001年,美国国家教师发展署出台了含“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标准”在内的《教师发展标准》,为新技术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条更为宽广的路径。
职业生涯研究20世纪90年代从欧美传入我国。笔者在中国知网对相关主题进行了检索。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有13419条,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326条,关于“教师专业发展”20331条,关于“新教师专业发展”有98条。近年来,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有所加强,论文主要是2007年以后发表的。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开放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主体在内外双重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自我规划设计、主动谋求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个定义的关键在于: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支持系统是“开放的教育教学情境”“内外双重机制”;二是强调教师的主体意识,以教师为主体,突出“自我规划、主动谋求”;三是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是动态发展、动态调整的过程。
关于教师职业生涯阶段,不同学者从不同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出发,作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任副主编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设计》一书中将此划分为:职业适应期、职业成长期、职业成熟期、职业高原期与职业超越期。“新教师”当指工作1-3年,处于“职业适应期”的教师,也称为“新手教师”“生手教师”或“无经验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整合社会、学校与自身发展需要,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进行的主体设计和规划的过程,是通过积极有效的行动策略,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内涵不断丰富、专业结构不断改善、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对新教师而言,职业适应期的专业发展要求主要是: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人际环境,了解教学基本要求,胜任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融入互助的教学群体。
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步要理性分析自我,有助于定准专业发展的起点,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
笔者曾对江苏、上海、浙江、新疆、黑龙江、山西、广西、广东、山东、湖北、贵州、陕西等12个省(直辖市)457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过问卷调查(以下简称“问卷”)。结果显示,关于“有无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没考虑过266人,占5.8%;考虑过,但没有具体目标和规划的2312人,占50.5%;写过发展目标和规划,但没有执行的1144人,占25.0%;制定过目标规划,且常常对照反思的856人,占18.7%。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制定过目标且对照反思的比例很低,提升空间很大。
对新教师而言,长远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专业角色,做好3-5年的近期规划。角色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新教师在自问“我想做什么”之前,最好先问:“我是谁?角色要求我做什么?我能做到什么?”从“大学生”到“大教师”之间的确有一道鸿沟等着我们去跨越。在此,我们可以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找寻自己的发展目标。一是我的专业知识掌握如何?不仅是指向所教学科的本体知识,还包括教育科学知识,即关于学科教学的程序知识与方法知识;还应追问自己关于教育教学的通用知识掌握如何。二是我的专业能力需要哪些提升?不仅是学科教学能力,还应包括课程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与情绪管理能力等。三是我性格的优、缺点是什么?四是我的特长是什么?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五是我的学科定位是什么?
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二点是客观分析环境,了解“环境支持我做什么”,这有助于新教师尽快融入互助的群体。对新入职教师而言,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校、新的制度、新的团队、新的班级、新的教学……领导同事看待新教师的眼光也是新鲜的、审慎的和评判的。
全方位了解工作环境。首先要了解您即将工作学校的历史沿革、管理风格、基本制度等。前两者可以通过阅读;后者不能仅依赖阅读,有很多默认的、琐碎的规则与制度需要不断观察、勤于请教。比如,晨会、晚自习怎么处理,自己的学科教学常规是什么,教研组织有哪些,怎么参加教研活动……新教师更需要了解学校与团队的发展愿景与近期目标。如果将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就能获得更多承担任务的机会,并在承担过程中获得更多锻炼与展示、更多被指导与被认同的机会。
多渠道熟悉人际环境。新教师要尽快认识自己的领导、同事,了解学校组织架构,便于沟通合作。新教师尤其要熟悉同年级组、教研组的同事,他们与自己教育目标一致、教学任务相似、教学情境相近,是自己最直接的学习团队,也是未来可以得到的最直接助力的源泉。
新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真诚地尊敬老教师。一方面传承教育教学文化,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少走弯路。新教师纵有满腹诗书,但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需要学习很多程序性、策略性的知识,这些往往依靠经验。如果我们真诚地拜老教师为师,他们会把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传授,会让我们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惊喜。刚刚入职教师要主动请教,大到本学科的基本教学流程,教学规范,小到生字词抄写几遍,回家作业用几套练习本……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勤于观察、虚心求教。
持之以恒苦练教学基本功。新教师最主要的工作环境是班级,最重要的人际交往对象是班级的学生。要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把这当成是全体学生对您的集体“面试”。要找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不妨假装不经意地在学生面前“露一手”,说不定会“圈粉”无数。当然,教学不可能光靠“一招鲜”,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日久天长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有全面而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需要勤学苦练,基本功扎得有多深,你才能飞得有多高;基本功拓得有多宽,你才能走得有多远。
新教师在入职前,可能已经阅读大量的理论,了解到教育家、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知道规划职业生涯,明确发展目标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有助于事业的成功。新教师不仅要学习教学的一招一式,更要了解优秀教师成长的事迹,去剖析他们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追求、教育理念,探寻他们快速发展动力、积极动机的源泉,寻找发展之道。
美国学者SimonSinck提出“黄金三圈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做事情总是分三个层面来考虑问题:首先会考虑做什么,更重要的怎么做,比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为什么。
新教师面对陌生的教育教学情境会觉得无所适从,可以把自己计划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对其重要性进行打分,并且运用以下框架来分析自己的动机。动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外部动机。纯粹来自外部的压力与诱惑,如得失与赏罚等。(2)内摄动机。把外在观念一部分内化,把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内化成自己的动机,考虑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此来维护自己自尊。(3)整合动机。认同事情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与自己价值实现是一致的,认为自己本来就应该努力做好。(4)内在动机。认同这件事的价值,给自己带来满足与享受,愿意为此付出。
“问卷”中关于“您觉得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内容有哪些(可多选)”,按照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教学技能87.2%,学习规划76.6%,科研目标73.7%,个人修养70.5%,经济收入39.1%,自我保健38.4%,人际交往35.6%,业余爱好35.3%。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内容的认识比较一致,普遍认为“教学技能、学习规划、科研目标、个人修养”很重要,选择这4项的比例高于70%,远远高于其他内容,反映出教师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我修炼等教师职业应关注的要素的认识比较正确。
教师们认识到“学习规划、个人修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在“您平均每天用来看教育类书籍期刊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的16.1%,不到半小时的教师占28.7%,半小时到1小时的占41.7%,1小时以上的13.5%。其中选择“不到半小时”和“几乎没有时间”的教师情况:男教师31.5%、12.6%,女教师27.7%、17.5%;25岁以下的教师23.5%、15.3%,26~35岁教师31.5%、18.4%,36~45岁的教师29%、15.6%,46岁以上的教师19.4%、9.9%。
为此,笔者建议大家给自己设计一个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规划的表格(见表1)。填写时请注意:这份规划书是为自己制定的,自己制定、自己行动、自己督查,自己调整。因此,好的规划书要务实明了,至少想明白、写清楚6个“W”。(1)Why,想明白为什么要规划职业生涯?为什么要确立此目标?(2)Who,分析自己的突出优势与不足,相关项目与哪些部门及人员有关?过程中可能获得谁的帮助?可能遭受什么阻力?(3)Where,该项目在哪里实施?相关政策与条件是什么?(4)What,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与具体内容是什么?(5)When,每个目标的开始与结束时间节点是什么?最好能具体到年月日。(6)How,具体的行动策略是什么?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的批判》中指出:“一打好的纲领,不如一个行动。”按照计划,积极行动固然重要,但是有时“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要灵活调整。
生涯规划,评价反馈必不可少,最重要的评价主体是规划者本人。如果按计划行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给自己一个奖励,制定新的目标继续前行;如果计划没能如期实现,且留步,分析一下原因,是计划本身的问题,还是实施过程的差错?调整好,继续前行。
海德格尔说:“以什么为职业,从根本意义上就是以什么为生命意义之寄托。”如果新教师视教师职业为生命意义之寄托,视专业发展为生命意义提升的过程,那么,规划职业生涯就会成为提升生命意义的主动选择。
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
作者:陈萍
陈萍,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刊于《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0年第8期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1710210648A)研究成果。
策划|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微信编辑|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蔡昊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