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可孩子却一点不领情,让父母很受伤。为什么我们全心全意对待的孩子却成了“白眼狼”?

针对这个问题,如东县宾山小学教师张小琴建议,家长不妨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对孩子有过控制行为吗?”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自己曾经读过的故事——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超市里,妈妈和女儿为买哪种酸奶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妈妈,我想要黄桃味的酸奶。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黄桃味的是添加了香精和罐头水果的,不健康,喝原味的吧。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不,我就想喝黄桃味的。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我是为你好。买原味的,不买黄桃的。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是不是觉得这样的画面很熟悉?”张小琴说,“因为它经常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上演,区别只在于争议的主题可能是穿哪件衣服、玩什么游戏、讲哪个故事……”


张小琴表示,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帮孩子作选择,认为自己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因而为孩子做的任何事都是正确的。如果孩子反对或是拒绝,就会被认为是不珍惜家长的这份爱。“一个多么‘完美’的闭合循环链,只是在这个循环中只有家长自己,完全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就像上面的故事,妈妈在用所谓的爱控制着女儿。”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我们时常听到有母亲对孩子这样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听话呢?


“我们往往打着爱的名义去享受控制的感觉,可结果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发糟糕。”张小琴建议,家长要学会从“控制型父母”向“教练型父母”转变,学会并提升倾听、支持、欣赏的能力。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学会倾听


当家长抱怨孩子和自己距离越来越远、不愿意交流时,可以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和孩子真正交流过,有没有静下心来去听、去理解、去接纳孩子,是否只是活在自己的观点里,用自己的观点将孩子表达的一切内容怼回去。家长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沟通——“我理解这是你的观点,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学会支持


“控制型父母”频繁使用“不对”“不许”“必须”“不能”等词汇给孩子很强的“负思维”习惯,使孩子将来也以负面思考看这个世界。家长应学着用开放式、探索式和建议式的方法进行沟通。如当孩子的功课做错了,比批评更好的方式是支持孩子做出改进,家长可以这样说:“有照着老师的方法去做吗?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觉得怎样能做得更好?”家长如果一味批评,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压力,还会扼杀孩子反省的习惯,封闭探索和改进的空间。


懂得欣赏


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多的信任和鼓励,让孩子变得更自信。要抓住孩子哪怕一丁点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建立信心。很多父母心中都会有一个假想的孩子,这个孩子很乖、很懂事,一切都能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但其实这是幻觉。当孩子与家长期待的不一样时,家长就开始生气、发火。而当家长用倾听、支持、欣赏来打破幻觉时,便实现了从“控制型父母”向“教练型父母”的华丽转身。





张小琴口述 王艳芳整理

微信编辑:陆思洋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娃道·百家谈】拜托!别再用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