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育儿有方Goodupbringing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DEwMDA4MA==&mid=2247485935&idx=1&sn=e7f952f46a25addd2a8195dae2b3943a
新中街东棉花联盟幼儿园(20181106)
很多家长反映宝宝在幼儿园时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和小朋友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流,别人在玩游戏他就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这样的状态让家长非常担忧。
孩子究竟是为什么不爱说话呢?孩子内向是不是毛病呢?我们来听一听李丽华园长的见解吧!
01
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集体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经常一个人在角落玩玩具,口中喃喃自语。这些都是儿童发展的正常现象,家长一定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但五岁以上的小朋友,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发生,父母就需要多多注意,必要时可以求助专业人士。
02
分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1、抚养人不善交际,孩子缺少交往机会
有些家长自身比较宅,不爱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合,只是给孩子买了大量的玩具和电子产品,让孩子在家玩;有些外出时,也很少与人交往。长此以往,小朋友接触外界的机会少,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不知道怎么跟小朋友一起玩。
2、关注度降低,不适应集体生活
很多孩子都是全家人时刻关注的焦点。而到了幼儿园,小朋友的增多,相对家庭而言,老师分配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关注度就降低了,部分孩子就会出现紧张、失落的情绪,甚至丧失自信心,不愿意和小伙伴交往。
3、个性独特,不好相处
有些宝宝天生性格比较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显得腼腆、慢熟;家长的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容易对环境产生怀疑,怕生。不管是哪种,爸爸妈妈都要放慢脚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尽量创造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
03
孩子不合群,家长要怎么做
1、制造交往环境,感受和小伙伴游戏的快乐
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约上同班的小朋友去小区、公园、动物园等孩子喜欢的活动场所,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交朋友的方法,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和小伙伴游戏的快乐。
2、做好榜样示范,培养孩子交往的意识和勇气
作为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应以身作则,在言行、人际交往等方面做好榜样示范,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在一些社交场合,家长不妨主动与他人打招呼,比如说:“您好,很高兴认识您”、“我是谁谁”等,让孩子知道与陌生人应该说些什么,培养孩子交往的意识和勇气。
3、巧用游戏和故事,帮助孩子学会交往规则
在亲子共读时间里,爸爸妈妈不妨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读一些怎样交朋友的故事,帮助孩子消除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学会交往规则,实现自我管理。
孩子们总是比我们想象中要坚强很多,我们只要在他们身后,给他们最多的爱,给他们坚强的支持,看着他们就好。
点击链接观看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