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柠檬君从2012年就开始鼓动老师撰写教学改进式案例,超越一般性的教学反思,既可以呈现教师“一课三研”的轨迹,也可以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
从2013年开始推进焦点式“一课三研”循环改进教师言语行为,与教师一起观课评课、提供教学案例的格式,帮助修改案例,有一批智慧教师涌现,形成很多教学改进式案例,陆续呈现给大家。
柠檬君分享一篇宣桥幼儿园胡斌老师的一篇教学改进式案例,供大家学习与讨论。
表1第一次活动观察记录
环节 |
师的提问 |
幼的回答 |
|
环节1: |
师:今天胡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听一听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用身体动一动。 师:觉得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有可能在干什么? 师:还有呢? 师:开心在哪? 师:还有吗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待会儿请你跟我一起来学学我做的动作。 |
幼:我觉得这段音乐很好听,可能在跳舞。 幼:我觉得很开心。 幼:开心在心里。 幼:我觉得很美妙,就像在快乐的做游戏。 幼:可以弹钢琴。 幼儿初步用手体验音乐。 |
|
环节2: |
师:这个音乐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教师讲述故事) 师:大树长了很多的虫子,怎么办呀? 师:哦,找啄木鸟医生,那听到哪里啄木鸟在捉虫子? 教师示范 师:听到有捉虫子的地方,那我们的小嘴来试试看好不好? 教师边放音乐边做动作。 师:那中间的音乐在做什么呢? 师:还有吗? 师:啄木鸟在飞,啄木鸟飞来飞去可能在做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 师:这段音乐做成图谱放在上面,找找看有什么秘密?那张图片在捉虫子? 师:中间的啄木鸟在干嘛呀? 师:飞来飞去找虫子。 师:第一段和第三段怎么样? 师:看看第一段在干嘛? 师:那中间的呢? |
幼:找啄木鸟医生 幼:第二段。 幼:中间的音乐也在捉虫子。 幼:我觉得中间那段音乐在飞。 幼:飞过来在捉。 幼:飞来飞去。 幼:不一样。 幼:都在捉虫子。 幼:找虫子。 |
|
环节3: |
师:接下来要变一个长长的、大大的、硬硬的啄木鸟嘴巴,要不一样的啄木鸟嘴巴哦。 师:一只小手变大树,一只小手变成啄木鸟医生,看看哪里有虫子。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做动作 师:这一次虫子干净了么? 师:这次胡老师要做啄木鸟,谁来做我的大树?你是什么树? 师:还有吗 师:我要来了,大树要长得挺挺的。 教师扮演啄木鸟,幼儿扮演大树进行律动。 师:可是一只啄木鸟不够,谁来跟我一起做啄木鸟 师:这些啄木鸟啄你舒服么,有些朋友在笑可能啄得有点痒,我们再来试一试。 |
幼儿尝试用手变啄木鸟和大树。 幼儿倾听用手表现音乐啄木鸟捉虫子。 幼:干净了。 幼:我是花树。 幼儿分组表演啄木鸟和大树 |
表2 第二次活动观察记录
环节 |
师的提问 |
幼的回答 |
||
环节1: |
师: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你们猜会是谁呢?(出示啄木鸟嘴巴) 师:我们来看一看它到底是谁。(放出完整图片)是谁呀?它是太阳吗? 师:我们来听一听啄木鸟是在做什么呢。(播放音效) 师小结:原来啄木鸟是在给大树做虫子。 |
幼:我认为是鸭子。 因为它有黄色的嘴巴。我认为是小鸟,因为它有尖尖的嘴巴。我认为是太阳,以为它旁边一闪闪。 幼:啄木鸟。 |
||
环节2: |
师:我们来听一听它怎么给大树捉虫子的。(再次播放音效) 师: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捉虫子的呀? 师:我们也来学一学,一只手做大树,一只手做啄木鸟。 |
幼:啄木鸟是用嘴巴啄出来的。(教师模仿) 幼:也是用嘴巴啄出来的。 幼儿倾听音乐初步模仿啄木鸟捉虫。 |
||
环节3: |
师:你们觉得啄木鸟捉虫子之前会做什么?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师:一共啄了三次,那之前在干嘛? 师:你来用动作表现一下。 师: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在做什么。(出示节奏谱)是在做什么呀?是不是在做飞的动作?我们一起来飞一飞。 师:我们也来做啄木鸟,一起来啄虫子好不好?(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有的啄木鸟飞得高,有的啄木鸟飞的低,仔细找一找哦! 师:有了啄木鸟的帮助,森林有恢复了生机,可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你觉得会是什么事情?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远处另外一片森林也遭受着害虫的折磨。你们猜啄木鸟会做什么事情? 师: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在干嘛。 幼:叫好朋友两个两个捉。 师:多请几个,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动作。 师:啄木鸟在干嘛? (播放音乐,教师做动作。) 师:我们也来试一试 (播放第三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在哪里听过呀? |
幼:先把树啄一口然后在捉虫子。 幼:先把头探进去。 幼儿表现。 幼:把树洞口啄大一点。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做飞的动作。) 幼:大树被砍了。 幼:地震了、大树倒了、遇到了危险的动物。 幼:叫朋友。 幼:一个人捉虫子。 放音乐,幼儿肢体表现。 幼:给大树治病。 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动作。 幼:捉虫子的时候。 |
||
环节4: |
(教师讲述故事) 师:我们来扮演一下啄木鸟吧。 师:我们来请这个啄木鸟来表演一下,他非常有节奏。 师:我发现又有大树生虫子了,我来给他捉虫子吧。 |
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请个别幼儿表演。 个别幼儿上台做大树,教师表演啄木鸟。 幼儿一半一半轮流做大树与啄木鸟跟随音乐做游戏。 |
||
教学现场分析:
表3 第三次活动观察记录
环节 |
师的提问 |
幼的回答 |
|
环节1: |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个朋友是谁呀? 师:它今天来干什么呀?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它在敲树,为什么呀?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干嘛呀? |
幼:啄木鸟。 幼:它在叫。 幼:我觉得它在敲门。 幼:它在敲树上的那个。 幼:我觉得那个是树的声音。 幼:在捉虫子。 |
|
环节2: |
师:原来大森林里的树生病了,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啄木鸟是怎么捉虫子的呢,谁来试一试? 师:那音乐里面啄木鸟每次捉虫子的时候啄了几次呢?仔细听。(再次播放音乐A段) 师:每次啄了几下呢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几下? 师:我们一起来扮演大树和啄木鸟。 师:原来啄木鸟在123,每次啄了几下? |
幼:用嘴巴。 教师伴奏,幼儿表演。 幼:5下。 幼:3下。 师幼共同倾听A段音乐用手模仿啄木鸟捉虫子。 幼:3下。 |
|
环节3: |
师:那啄了几棵大树呀,我们再来听一听 师:找了几棵大树呀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飞了几次啊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每次捉了几条虫子啊? 师:啄木鸟们,跟我一起去捉虫子好不好? 师:刚才有个朋友表演的很好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飞了几次,啄了几次? 师:这个小朋友他刚才表演的很有节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森林的大树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终于都好了,可是听听这段音乐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B段音乐。 师:怎么了? 师:还有吗? 师:哦,我们来看一看,原来在另一片森林里很多大树都长虫子了,那怎么办? 师:那啄木鸟怎么找呢? 师:还有吗? 师:那啄木鸟怎么飞过去呢,你来试一试 师:啄木鸟飞的很快的,那啄木鸟在找的时候挥动了几下翅膀?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几下? 师:那我们一起来跟着飞一飞! 师:那飞来飞去以后干嘛? 师:那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你在哪里听到过,在干嘛? 播放音乐A段。 师:原来另外一片森林的大树也生病了,我们一起去帮它们捉虫子。 师:森林里的大树说谢谢你们小啄木鸟,我的病都好了。 |
幼:3棵。 幼:3棵。 幼:6棵。 幼:3条。 师幼共同表演音乐A段。 单个幼儿表演。 师幼共同再次表演。 幼:又长虫子了。 幼:下雨了,要回家了。 幼:啄木鸟喜欢吃虫子,它帮大树治病。 幼:它在天上找。 幼:啄木鸟飞过去找。 幼儿表演。 幼:5下。 幼:4下。 幼:捉虫子。 师幼表演音乐A段。 |
|
环节4: |
师:原来这个故事讲的是森林里的大树生病了,啄木鸟飞来飞去帮助捉虫子(教师边播放音乐边讲述) 师:啄木鸟们,你们还愿意再捉一次虫子吗? 师:你们待会去帮另外一片森林捉捉虫子好吗? |
师幼完整表演音乐。 |
教学现场分析:
——文章摘自《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行为的研究》(吕萍编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8)
相关内容:
【教学案例】董悦:设计开放性提问——“一课三研”大班语言活动《江上渔者》的过程与思考
“一课三研”《小鸡捉虫》:一次小班幼儿定向运动的实践与反思(1)
“一课三研”《小鸡捉虫》:一次小班幼儿定向运动的实践与反思(2)
“一课三研”《小鸡捉虫》:一次小班幼儿定向运动的实践与反思(3)
【教学案例】诸丽君:及时、机智回应幼儿——“一课三研”小班语言活动《小动物过桥》的过程与思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柠檬君科研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