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行知早报(1121):家园教育资源共享策略之机会共享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知早报(1121)


家园教育资源共享策略之机会共享

?行知名言(1121):机会是极微细的东西,有时且要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去找彼。一般近视眼的教育者,若不利用那两种镜子,是很难看见机会的。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69页。

?早读微思:机会;教育契机;共享

机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 huì,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也有关键,要害等意思(百度)。在此,笔者所要阐述的观点中的“机会”乃是“教育契机”。


不得不说,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很会把握“教育契机”,因为幼师们知道,教育的契机可遇而不可求,且总是稍纵即逝,一旦抓住,往往会有意外之喜。尤其是教学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和幼儿园生活各环节所显现的各种教育契机。教师们会用“鹰”一样锐利的目光,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以引导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此类教育案例不胜枚举。但是,笔者发现,对“教育契机”的把握往往只存在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当中,在大多数时候,能够发现“教育契机”的似乎也只有教师。


陶行知说:“生活是由一件件事组成的。儿童的生活,既包括家庭生活,又包括幼儿园的生活,而生活又是由儿童所经历的若干个事件所组成。在这构成儿童生活的若干个寻常的“事件”中,儿童的点滴经历都将化为生活的具体经验,最终融入他们成长的轨迹当中,成为他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不容忽视。作为儿童的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尽可能地关注儿童的生活细节,并同心协力地捕捉各种教育契机,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捕捉”教育契机是一种手段,“共享”教育契机则是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目前,无论是因为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还是人们对教育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观察之于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观察了解儿童是需要理论支撑的,只有理论支撑下的观察才能够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与家长相比较,教师的“理论储备”更多些,而教育经验也更加丰富一些。所以,笔者认为,在没有或缺少专家指导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工具(如网络、学前教育专著等)的力量,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并通过与家长的通力合作,来携手完成对儿童生活的全面观察。在此过程中,建议家长将在家庭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典型现象进行“图文并茂”的、连续的实时记录,然后再与教师进行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共同分析、研究“典型现象”,最终寻求到解决“育儿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行知早报(1121):家园教育资源共享策略之机会共享-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每日一得(1121):儿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无处不在。“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除了要传授给孩子以生活之经验、方法,更要有一双“慧眼”,做教育的“有心人”,从儿童生活中细微的事件中发掘其背后的教育价值,并通过家园合力共育,为儿童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行知早报(1121):家园教育资源共享策略之机会共享-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往期回顾

行知早报(1114):生活教育之计划法

行知早报(1115):生活教育之断语法

行知早报(1116):生活教育之假设重构法

行知早报(1117):生活教育之小步子行动法

行知早报(1118):生活教育之主张法

行知早报(1118):生活教育之主张法

行知早报(1119):生活教育之教学做合一法

行知早报(1121):家园教育资源共享策略之机会共享-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润言润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行知早报(1121):家园教育资源共享策略之机会共享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