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园焦虑 #
聊起入园焦虑,柯瑞老师分享了自己前不久经历过的一个案例,她说:“比起孩子来,有时候妈妈的入园焦虑才真是要命”……
究竟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听一听。
难 题
小泽和小星是两个三月份入园,焦虑期现象最严重的孩子,当其他孩子基本上已经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地入园,他俩依然。
早入园时:他俩还会抱着妈妈不让走,哭声撕心裂肺,每次妈妈必须无数次的保证 “下午第一个来接你”,“周末带你出去玩”等等,孩子才会松开妈妈的手,说“再见”,妈妈走后会一个人站在那里哭很久,不去和任何小朋友们玩,也不让任何人靠近,只是在哭,当两个孩子一起入园时,像比赛谁更离不开妈妈一样,那场景、那哭声,真像生离死别似的,连老师看着都难过。
午饭时,小泽和小星像是约定好了似的,一起大哭着找妈妈,不吃不喝,只是哭,老师也是头大的无可奈何。
午休时,小泽开始了他的哭喊声:“妈妈陪我睡觉”,“我要回家”,“妈妈怎么还不来”,需要老师哄很久,还要拉着老师的手才最终入睡;小星和小泽不同,小星只是嗷嗷哭,几乎不说任何一句话,但是你怎么哄都不管用,只有老师不断的扮演他喜欢的小老虎,才能够把他哄到床上、躺下午休。
户外活动时,小泽终于停止了哭,跟老师说想拍球,滑滑梯。小星却很淡定,一说户外活动就会沉默,到小橱子旁边拿起小书包和衣服,紧紧的抱着不松开,老师让她放下他也不放,要不就嗷嗷哭。闻者心酸,看者落泪,但问题总是要解决呀。
慢慢来,找原因结症,想方设法,对症解决。
快一个月了,经过老师们不放弃的坚持,慢慢的发现他们在变化….
问题剖析
小泽和小星产生心理焦虑分离的原因非常相似,主要的原因来源于妈妈。
1.小泽和小星都是妈妈一手带大,两位妈妈都是全职妈妈,从出生开始,两个孩子就是妈妈生活的中心,从没有离开过一步,造成两个孩子和别的孩子之间比较陌生,由于两位妈妈都属于胆子比较小,内向型,总是不放心孩子自己做事情,谨小慎微,小泽和小星被妈妈保护的非常好,事无巨细的都代替孩子做了。俩孩子独立性很差,离开妈妈就没有安全感。
2.小泽和小星的焦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于妈妈的不放心和焦虑,两位妈妈都怕孩子离开自己的视野后,会发生各种不安全的事情,各种的不放心,早入园时总是拉着孩子的手,不断地嘱咐老师这个那个,不经意间孩子更紧张了、压力更大了。
3.两[d1] 位妈妈放下孩子后总是在幼儿园的某个地方先等着,听到孩子在班里的哭声,自己也不断地哭,并且一边哭还会回去偷偷的看孩子,一旦被孩子发现,妈妈就走不了、放不下了,最终只有妈妈带回去才算完事,这让老师很是无奈、头痛。
4.回家后,妈妈总是带有焦虑的情绪问孩子磕到没有,碰到没有,和小朋友吵架没有,老师批评、打没有等等类似的,带有恐慌、害怕、焦虑的问题,造成孩子在大脑中不断地搜索和重复,在幼儿园经历的不愉快的事情,甚至造成,为了妈妈的焦急问询,在脑海中无意识的自动形成一些磕碰、被打等的影像,这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是一种以爱之名的心灵暴力。
解 决 策 略
1.攻坚战——妈妈
(1)先有意识的让妈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老师不加刻意的干涉,等过了几天后,两位妈妈发现和小泽小星一起入园的孩子们基本上都不哭不闹了,就连最初闹得最厉害的孩子都快快乐乐的来园了,唯有小星和小泽还在哭闹,为什么呢?
两位妈妈开始主动的寻求老师的帮助,有了诉求和期盼,事情就成功一半了。
(2)老师先请两位妈妈观察别的妈妈都是怎么做的,并且主动地介绍两位妈妈和小轩的妈妈相识,请小轩的妈妈给介绍经验。
两位妈妈发现,小轩妈妈在入园前的路上就一再的鼓励孩子,讲见到老师和小朋友,如何行礼、如何问好等,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了期待,孩子交给老师后,家长和孩子、老师愉快的说再见,然后就很快乐、坚决的走出幼儿园,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放学后,小轩妈妈和孩子谈论、问询的,都是在幼儿园发生的愉快的事情、老师如何夸奖、获得了什么样的奖励等。通过一周时间和小轩妈妈的亲密接触,两位妈妈开始意识到自己做法的错误。
(3)老师开始从专业的角度讲解孩子焦虑产生的原因,妈妈的焦虑对孩子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回家后妈妈的问询是对一天生活的复映等。老师教给两位妈妈应该如何面对和如何做,最重要的是心中坚信孩子一定能够适应,一定没问题,老师一定能够看管、教育好孩子。在心中和孩子建立一种信任连接。
(4)两位妈妈比较有时间,老师把自己看的专业书籍介绍给两位妈妈,尤其是关于如何处理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书籍,然后更进一步的介绍如何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类的书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方式就是陪伴和亲子阅读等等,两位妈妈仿佛在比赛一样,学习、领悟的都很快。两位妈妈从最初的焦虑到越来越智慧的养育孩子。
2.爱——孩子
对于分离焦虑的孩子,没有比“爱”更好的良方。
每天早入园时拥抱一下孩子,笑着问好,引领去玩最喜欢的玩具,寻找最好的小朋友。
找妈妈、哭闹的时候,抱抱、哄哄,讲讲坚强、成长的绘本小故事,稳定情绪,转移焦虑情绪的注意力。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建立小伙伴共同体,有了玩伴孩子就有了家般的温情之感,安全感,就不会再一味地想妈妈找妈妈了。
就这样每天一点一点的爱的渗透、温暖,慢慢的孩子心中就会阳光普照,慢慢的孩子的分离焦虑退去,友情、快乐、幸福常驻心田。
两个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周,在老师和妈妈的一起努力下,慢慢的、慢慢的从妈妈的城堡中,从焦虑的,封闭的心灵的走出来,走向群体,走近阳光。
心 得
安全依恋,是人的本能,在初入园的孩子产生安全焦虑的时候,第一位给予孩子的就是温暖和安全感,而这些需要的就是一颗爱的初心。
在和孩子活动中逐渐建立安全感,使他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索、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智力发育。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港湾,这个港湾是否值得信赖,对于孩子今后对待他人、社会的态度起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帮助家长树立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观念,分离焦虑期,家长最先要调整心态,认识到孩子总是要走入社会的,与其焦虑不安,不如教给孩子正确的应对之策;与其把孩子放在“妈妈城堡”中,最终害怕社会,不如尽早放在社会的天地中历练,成长需要经历和岁月的磨砺。不是孩子一到18岁就会自然成“人”。
面对怎样的孩子和家长,只要爱之初心不变,就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新教师 | 科学系统的新教师岗前培训计划,让园长不担心,新人不焦心
新生入园 | 两个调查表,让您掌握新入园幼儿与家长的基本情况与需求
开学季 | 新生入园,必备物品、材料清单以及必不能带的物品提醒
升班季|详细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及活动安排,请参考!
新生入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自测表,发给家长们试一试
新生入园后,家长们常问的“十万个为什么”,请这样回答
事关秋季学期开学,九条建议送给各幼儿园
新学期 | 九月幼儿园教研工作、保研工作计划
Hi~
我是大爱幼教社
一个为幼教人提供
工作方法
的公众号
对你们我是认真的
好方法都要告诉你们
喜欢我记得点“在看”
同时
也欢迎广大幼师朋友们
分享经验、吐露心声、互通有无
投稿邮箱:daaiyjs@daaikids.com
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