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开学季,分离焦虑就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有的孩子刚入园,因为与爸爸妈妈分离,独立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自然会出现各种不适:情绪焦虑、反复哭闹、沉默不语、严重的甚至出现肚子痛、感冒发烧的征兆。
有的孩子则因为过了一个漫长的假期,原本的生活节奏和秩序被打乱,回到幼儿园同样会表现出各种不适。
怎么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我们之前已经分享过相关文章,里面的经验值得借鉴。(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对于孩子来说,读绘本也是个很好的方式,虽然并不是说能有“包治百病”的效果,但通过给孩子读绘本,藉由故事的力量能给孩子一些帮助和引导。
推荐几本绘本给大家,从入园准备到幼儿园生活预演,从心理建设到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建议。
通过对这类题材绘本的阅读,让宝宝认知到幼儿园的生活实景,有老师有好朋友,能画画做手工玩游戏,也不用一直待在幼儿园……
《幼儿园我来啦》
这是一本简单的入园心理准备书,简单到大人读完之后可能有些意外:就这样而已?
没错!就是这样!但绝不是“就这样而已”。
这是一本极具想象力的书。书中用各种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点点,形象而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游戏、娱乐的各种集体活动场景,让孩子们迅速融入到快乐氛围中,感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乐趣。
作者深知,入园准备的绘本并不是用来让爸爸妈妈阅读的,而是应该留给宝宝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和去触动的。
翻开这本神奇的绘本,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化身为小圆点,迅速地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他们会发现,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有规则要遵循,有秩序要遵守;在幼儿园里,可以交朋友,可以做游戏;在幼儿园里,偶尔会寂寞,但更多时候是和小朋友们快乐地玩在一起!
《我爱幼儿园》
这本书通过小莱昂的自述,把一个孩子入园经历的心路历程刻画得淋漓尽致:入园那天,莱昂起不来床、觉得幼儿园“真恐怖”,认为自己就要被卖掉,上完一天就再也不想去了……
但后来,他爱上了幼儿园,并且学会了运动、分享、照顾自己和许许多多的事情。
孩子看到小莱昂的经历,是很容易唤起心理共鸣的,也可以抚慰他们焦虑的内心。
说它像幼儿园的说明书一点都不为过,看内页是怎么介绍的 ↓
△ 老师介绍
△ 规则介绍
△ 玩具时间
△ 学习时间
△ 吃饭、午休时间
△ 活动、点心时间
从老师介绍 → 幼儿园规则 → 学习时间 → 吃饭时间 → 点心时间 → 午休时间 → 活动时间都一一作了说明,几乎带孩子从心理上预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幼儿园时光。
等娃到了实际场景时,因为熟悉,内心也许会安定很多。
《幼儿园的一天》
这本书太有意思了,可以说是动物园+幼儿园的集合体,超过了60种不同的动物宝宝逐一亮相。
通过它们的幽默演绎,让孩子更轻松理解什么是幼儿园。
画面不精致但生动质朴,文字不丰富但精炼有趣,各式各样不同动物的习性代表了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孩子们。
比如火烈鸟一步能跨出很远;蜗牛拖拖拉拉;单峰驼背上了书包;双峰驼背上了两个书包;鹈鹕嘴巴很大,不需要书包…动物们的特征描写真是太到位了。
生活习性也大不同:大象怎么也吃不饱,海豚只喜欢吃鱼,食蚁兽希望往菠菜里加点儿蚂蚁,动物们尚且如此,更何况小朋友呢?
这本书里的很多动物我也不熟悉,后来我还和叮当一一去比对了科普图书。你猜,坐错凳子的小动物是“海狮,海獭,海豹,还是河狸”呢?
(上面推荐的三本书都可以在这个链接中购买)
《汤姆上幼儿园》
小兔汤姆系列图画书叮当是百看不腻,这套书引进自法国,目前总共有30册吧,几年来发行近800万册。其中上幼儿园这本,他也是翻了无数回。
这套书,这本书一半是在讲幼儿的入学前心理状态,一半是在介绍幼儿园生活实景,可以说是涵盖了入学阶段的方方面面。
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小读者们马上就化身成小兔汤姆,从它的叙述中还原出自我生活场景。
爸爸妈妈说幼儿园的老师和蔼可亲;妈妈给汤姆买了他喜欢的新书包和文具
汤姆装病,耍赖,失眠,强忍泪水,在幼儿园拉着妈妈的手不松开,都是对未知世界恐惧的表现。
而当汤姆勇敢的踏出第一步,积极的融入环境,并喜欢上幼儿园,又能让无数宝宝受到汤姆身上成长力量的鼓舞。
有个细节很关键,就是孩子初入园时,可以给孩子带一样最喜欢的物品,这是对孩子心理最好的安慰与鼓励。
这类书从幼儿视角出发,通过故事角色,生动表达出孩子上幼儿园的恐惧和担忧的情绪。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做到更好地去共情孩子的感受,处理好他们的焦虑情绪。
《我好担心》
故事主人公是小鼠妹小莉,它美丽可爱但是娇气敏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温馨家庭,有百般呵护她的爸爸妈妈,还有看似唠叨其实非常慈爱的奶奶。
小莉平时总是太多地担心,无论大事情小事情还是不大不小的事情,她总是没日没夜、无时无刻地担心…面对上学,她更加担心。
注意到这个有意思的点没?封面和内页图中,其实小莉耳边的红色线条象征家人的安慰(左图),细线条之外的彩色粗条圆圈全是挥之不去的种种担心(右图)
如果…怎么办… 如果…怎么办… 这完全是说出了孩子满脑子的困惑和不安啊。
就在大家为第一天上学的小莉捏一把汗时,故事发生戏剧性的一幕,小莉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她们玩得不亦乐乎。
离开幼儿园时她还告诉老师:“我一定会来。”“不要担心!”
在画面的最后一页,全家一起尽情地狂舞着,浓浓的欢乐气息强烈地感染着我们。
如果你家也有个事事担心的娃,不妨参考小莉爸妈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没有训斥和责怪,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永远都为孩子张开温暖的怀抱。
《小阿力的大学校》
对于入园,物质上的准备家长很容易办到,阿力妈妈早就准备了衣服,书包,铅笔盒,新鞋子,可是小朋友还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心事。
小阿力非常乖,喜欢大自然和各种鸟类,性格内向,容易害羞。
在上学前夕,有只弱小麻雀,正在被其它小鸟欺负,小阿力救了它。
阿力找来新鞋盒,用棉花铺了床,准备好食物,还陪它说话,耐心等待小鸟好起来。
作者不直接通过阿力来表达他内心的那些隐忧 —— 担心在学校迷路,担心自己哭,担心不会系鞋子的鞋带,而是用一只最小,最脏,最瘦弱,最灰头土脸的受伤小麻雀隐喻此时的小阿力。
在小阿力的精心照顾下,小麻雀回到天空,阿力也变得勇敢多了,不仅适应了学校生活,还认识了新朋友,收获了更多的快乐体验。
孩子读完或许也能理解,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离开妈妈未尝不是另一个快乐世界的开始。
《妈妈一定来接你》
可能许多家长没想过,分离焦虑的孩子到底在焦虑什么?
答案是:焦虑的是妈妈会不会来接TA。
《妈妈一定来接你》中妈妈用n种办法来证明,自己一定会排除万难来接孩子回家。
“要是工作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会来接我吗?”
“当然啦,我会像最厉害的八爪鱼,唰唰唰,尽快做完所有的工作”
“要是一出门遇到刮大风,你会来接我吗?”
“当然啦,我会像迎风飞起的风筝,呼呼呼,准时来接你回家”
“要是路上的车堵了一条街,你会来接我吗?”
“当然啦,我会像游得最快的鱼,嗖嗖嗖,准时来接你回家”
妈妈和孩子的对话片段,充满童趣,想象力恰到好处。
而且每页都出现一条醒目的亲子围巾,串联了故事的整体性,也代表妈妈对孩子的牵挂。
还有中国特色的小石桥,中式棉袄,小红帽的故事,红灯笼,场景代入挺强的。
要是你家宝宝也发出同样的疑问,就请和ta来一场转移注意力的幻想之旅吧。
了解了宝宝的焦虑心理,又让宝宝体验了“预入园”,那有什么实际方法可以参考呢?你可以像《阿文的小毯子》那样,把宝宝日常离不开的玩偶带在ta身边,可以像《妈妈心妈妈树》那样,专门准备一个贴心礼物,还可以让宝宝带上你的亲亲你的吻……
《阿文的小毯子》
一只叫做阿文的小老鼠,他有个习惯,无论是走路、吃饭、睡觉还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都一定要带着他心爱的小毯子,有小毯子陪着阿文,他心里就很安稳,也不会整天都黏着妈妈和爸爸。
但是,他慢慢长大,上小学了,他仍然不能离开小毯子。阿文的妈妈爸爸觉得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既不让阿文过分地依赖小毯子,又不能让阿文感觉失去了小毯子,怎么办呢?
温柔的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小毯子裁开,做成好多条小手绢儿!
每个孩子都有一件或是布偶、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那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提供安全感的“东西”,更是亲密的“朋友”。尊重他的想法,理解他的需求,才能更好地陪伴他适应新的环境。
《魔法亲亲》
《魔法亲亲》最大亮点就是:真挚感人
小浣熊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向他保证,他会交到新朋友,玩新的玩具,看新的书,荡新的秋千,并且一定会喜欢新学校。
能给予他这些勇气的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秘密——“魔法亲亲”。
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这样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按在脸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让他不再孤独和害怕了。
小浣熊好喜欢他的“魔法亲亲”,现在他知道自己不管去哪里,妈妈的爱都会和他在一起。
最最感动的是,小浣熊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给了妈妈一个“魔法亲亲”,安抚妈妈的不舍情绪。
《一口袋的吻》
上学的第一天,迪比要学许多的东西。他会记住在哪挂衣服吗?他能辨别出谁在叫他的名字吗?迪比的妈妈有好多办法来帮助这个没有太多勇气去学校的孩子。
她在迪比的口袋里吹了12个吻,她告诉迪比,如果他感到害怕可以从口袋里拿出来一个吻,想象着妈妈就在他身边。迪比到学校后,用完妈妈的吻了吗?
这本书教会孩子如何用爱和友情来适应新的环境的。
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内心的焦虑,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它也给家长带来很大的启发:我们可以给孩子带上熟悉的东西来帮助他们顺利入学。
开学季,除了刚入园的孩子,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分离焦虑。他们刚刚经历一个漫长的假期,原先上学的秩序被打乱,回到幼儿园又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重新适应。
甚至一些一年级的孩子面对陡然袭来的作业压力,也会喊一声“我为什么要上学”。
有时候对孩子来说,绘本中的道理远比妈妈讲的道理要容易接受得多。
《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小菲尔渐渐长大,走进了学校。跟所有好奇的孩子一样,菲尔喜欢提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这些问题很难回答。当他踏进学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呢?”
老师因为很忙没有回答菲尔的问题,然后在老师那里没有得到答案的菲尔并不愿意放弃探索,他问遍了学校里的所有的存在,铃铛、楼梯、男孩、椅子、彩笔、皮球、娃娃、叉子、书还有窗外的大树……
最后,故事中的老师机智的回答也让人拍案叫绝:“我想,我们来学校就是为了提问题,然后寻找答案。”
翻开这本书,就是一次发现儿童、亲近童心的童话旅行。很多的问题其实不需要答案,寻找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意义。
这本书暂时没有购买链接,但在当当网上可以购买。
《小魔怪要上学》
小魔怪是食人魔的孩子,他的生活环境里充斥着语言暴力和精神压迫,但他和父母不同,他不吃人,他羡慕人类的小孩快乐的玩耍。
有一天,他捡到了一本书,因为看不懂这些黑黑的字符,决定要去上学,“破译”书中的秘密。从小魔怪上学这天起,一切都改变了。
当他学会阅读,念着书上的故事时,把食人魔爸爸和妈妈都吸引过来了,在阅读中,小魔怪不仅找到了安宁和解脱,并以此感化了父母,赢得了朋友。是阅读和知识带给了小魔怪升华,让他找到了内心的力量。
这本书适合两种人看:一是不爱读书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小魔怪上学的故事来激励他;一是不爱读书的大人,希望他们读了这个故事后,能多一些时间陪孩子阅读。
其实想想,带娃路上,分离焦虑不过是众多焦虑中的一个;
孩子的成长路上,分离焦虑也只是他需要去跨越的一个小坎。
也许,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在他生命当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没有缺席。
想想吧,用阅读陪伴孩子度过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第一次,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各位小伙伴们
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
请点击公号首页右上角…
如下图所示
把公号设为星标
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与大家继续分享育儿心得与方法
分享更多亲子共享的资源
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