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12个教育小技巧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12个教育小技巧-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教育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比获取知识更重要。李玫瑾教授前段时间做了一个演讲: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再次说明个孩子10岁前最重要的是心理教育和性格培养。


数十过不如奖一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聪明,它们能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非常聪明。

12个教育小技巧-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18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奇迹又发生了,那18个被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他们智商很高特别聪明!


结论:聪明的家长应该把期待和爱传递给孩子,而不是否定和打压。【我相信你可以办得好!】当你对孩子有所期待,他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而来。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曾看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感谢你们过来陪我,我这儿热闹极了。”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继续吵闹。老人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我们再也不为你玩了!”老人把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的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钱而玩”,而他掌握着钱的多少,自然也操纵了孩子的行为。


同理,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这次能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元”“能考进前3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会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最好不要。


多表达喜欢,而不是表达减少不喜欢


大家有没有发现,超市售货员在称瓜子、糖果的时候,往往都是先抓一小堆,再一点点添加,比先抓一大把,再慢慢拿走,你心理上要好接受得多?这就是「增减效应」。同理,说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先褒后贬」而是先说一些无伤尊严的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对孩子的尊重也应该是无条件的


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才欣赏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遂我们的心就去打骂他。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这回事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孩子的童年,我不缺席


教育孩子不是上课,打个电话可以教育,传递一个眼神也可以教育,和孩子的相处更是好的教育契机,教育的长短不由时间长短决定,关键要看家长用不用心,会不会教育。说自己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家长,就算有了时间也教育不好孩子。

底线教育、阳光教育男孩女孩都缺一不可


我们的教育好像什么都不缺,但唯独没有性教育。教育不仅是书本,还应该包含伦理,是尊重、包容、平等和认同。不仅仅是男女生理教育,还应该包括两性亲密关系、自我保护和两性平等的教育。每个家长都应该:不惊不慌笑对,不畏不缩直面。


好的圈子很重要


好的圈子能够让孩子变得向上、自律、并且为目标不懈努力。它能给孩子们开阔的视野,它让每个孩子都能各展其长,互激互励。


教育就是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永无休止的好奇心


接近生活,接近自然让孩子学会自己玩。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知识,比知识更珍贵的是无休止的好奇心,而比好奇心更珍贵的,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脚下的土地。

12个教育小技巧-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永远不要照搬,更不要对比,尊重个性,倾听声音,鼓励他成为自己,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阿甘正传》里说,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真正的教育,是「自己教育自己」听说过和体会到是两码事。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经历,去挫败,然后爬起。


孩子不愿意听但他喜欢模仿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决定孩子行为举止的不是家庭排行,环境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无论是耿直的老大,还是聪明的老二,你怎样,你的孩子就会怎样。你放不下手机,孩子也会沉迷,你没有在学习,孩子也会放纵。

爸爸爱妈妈,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徒有教育,是构不成教养的。教育和修养,加到一起,才是教养。而教育植根于爱。李玫瑾教授说:孩子6岁前,爸爸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照顾妈妈。不要把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家庭是彼此相互的关系,而不是集中的关系。最好的家教,是父母相爱。最好的成长,是共同成长。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在撒手不管中长大。

一个不快乐,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会在16岁突然变得自信;

一个沉迷手机不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在18岁时逆袭成学霸;

一个唯唯诺诺性格自卑的孩子,不会在20岁时拥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一个冲动暴力不想后果的孩子,不会在30岁时变成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

孩子们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

就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12个教育小技巧-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栋红教学活动设计工作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12个教育小技巧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