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我们好像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也总是在高高举起之后,又轻轻放下。 今年7月教育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出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温度教育”。 他表示,“有温度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文的交流,人的素养及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 “给孩子一个拥抱” 在幼儿园里,新生特别是小班级新生对妈妈的思念是明显的,哭闹时嘴巴里几乎一致的“我要妈妈”,作为老师,如果给予孩子一个拥抱,既温暖了自己,也抚慰了孩子,在拥抱中,我们因为“同样”的分离,达到了一种“共情”,彼此之间 给予了一种“力量”。一个爱的抱抱,胜过了千言万语。 “关注每一个孩子” 王国平校长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还在北大附中担任总校长的时候,有一次,胳膊因故受伤,打上了石膏。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知道,王校爷爷的胳膊断了。 过了几天,王校的胳膊好了,石膏去掉了,他又走到幼儿园,一个孩子看到他,就盯着他的胳膊一直看,一直看,然后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喊: 王校爷爷长出新胳膊了! 孩子们好奇坏了,胳膊断了,过几天还能长出一条新胳膊?大家都觉得不可置信,不断地捏捏这儿,捏捏那儿,想看看这个胳膊是不是真的。 王校趁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身体学”课程。我们的身体,都有什么构造,这些构造都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哪些是可以恢复的,哪些是不可以恢复的,更让孩子们知道,胳膊如果真的没有了,是不会像种子一样,重新长出来的! 因为有观察,所以有关注。 因为有关注,所以有成长。 “理解尊重每一个孩子”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通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很认真,也很投入的搭积木时,有孩子开始扭来扭去的,感觉浑身都不自在,但仍然埋头搭建自己的城堡。那是孩子不想起来,很想把这个城堡搭完。那是让孩子中断搭建上厕所还是允许孩子尿裤子? 通常是上厕所,但真的有老师允许孩子尿裤子,等到他把积木都搭完之后,才带着孩子去清洗,并换上干净的衣服。即“孩子的专注力”与“符合社会的行为规则”,在那一刻,孰轻孰重?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结语 朱家雄教授在回答教育是什么时说:教育既不完全是一门科学,也不完全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离不开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哲学等单独存在。 或许,只有真正把孩子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栋红教学活动设计工作室 -=||=-收藏赞 (0)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解锁阅读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