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很高兴遇见你!
上面是我们自己的书,欢迎购买哈。
对我家娃,有一点我们是很注意的,那就是电子产品的使用,使用时间,使用用途我们都非常注意,同时我们还特别留心他和什么样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比如我就曾经发现过,如果他和有电子产品的小伙伴在一起就比较麻烦,只要有电子产品,两个娃在一起玩耍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玩电子产品了,毕竟没有人能抵御电子产品的诱惑。
于是,我的教养规则又多了一条:有电子产品的小伙伴或者电子产品管教不严格的小伙伴的家庭我是严格限制孩子去过多接触的。
我们家娃我比较放心放出去让他玩的小伙伴基本上要么是不玩电子产品的,他最要好的小学同学就是不玩电子产品的,俩人出去玩什么呢,基本上就是带的一些大富翁、三国杀、扑克牌之类的益智游戏,孩子们可以一起坐下来玩很久,有说有笑,也很过瘾,要么就是家长会管理孩子的电子产品的,比如他还有一个小伙伴就是家长会管理的,基本上孩子去他们家玩,他们家家长就会严格控制孩子的玩耍情况,比如看多久电视,剩下的时间会带孩子去运动场地玩,孩子们也很高兴,其他的无人看管或者家长直接把孩子丢给手机的家庭我是不会让孩子去的。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觉得我是不是管的太宽了。别急听我慢慢说一些案例,你就能明白青少年电子产品的管理真的没那么简单。
很多年前我接过一个班,那个班里有一个男孩子是父母离异的,他跟着爸爸过,但是爸爸每天的业余生活要么出门打麻将,要么窝在家里电脑(那时候智能手机还不是很流行),渐渐地我发现班里很多男孩子喜欢放了学往他们家跑,经过仔细询问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几个男孩子到他们家就去玩电脑了。
其他几个男孩子的家长最开始是不知道的,就知道孩子去找同学玩了,找同学玩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最开始很多家长并不是很在意,直到后来,孩子去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业也越来越糟糕,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家里千辛万苦管控的电子产品,到了别人家里却失守了。
这样的家庭就成为了有些孩子沉迷网络的天堂。
做老师这么多年,我接触的家庭也非常非常多,说句不好听的,三观不正的家庭也不少,不负责任的家长也有很多,有些家长就真的是生而不养,有些家长就是图省事儿的,他们才不管孩子网络成瘾会怎样,他们只会管自己是不是舒服,是不是过得开心,而对于孩子来说,最省事的管理方法就是丢给他一只手机,整个世界就清净了。
如果孩子的同学来了,最简单的办法也就是丢给孩子们一只手机或者一台电视机,而像我家娃好朋友的妈妈那样,带着孩子去运动场地打球玩耍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他们是不愿意的。
所以,我就真的很想在此给很多家长朋友提个醒:虽然我们不歧视任何人,不看不起任何家庭和孩子,但是当你把你的孩子放出家门的时候,你得知道他的目的地有些什么,他会去和怎样的人接触,他会走进一个怎样的家庭,他将会接触到一些什么。
当你发现有些家庭有些家长其实是在拖后腿帮倒忙的,请不要在意你的面子,也不要担心破坏孩子的友谊,果断地,让你的孩子回家,或者,如果你更有信心的话,把对方孩子约出来,你带他们一起玩一些更健康的游戏和活动。
我见过两个孩子半夜用电话手表聊天不睡觉的,我见过患了抑郁症的小学生半夜网上约打游戏的,我见过夜不归宿的小孩拿着手机成宿成宿地玩的,我不想见到更多的孩子还未明是非辨真伪之时就被互联网那不经删选鱼龙混杂的世界给带偏了。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真的很吓人,孩子喜欢刷搞笑视频,大数据就会不断给孩子推送这些视频,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无脑,孩子喜欢看游戏视频,大数据就会不断给孩子推送这样的作品,让孩子沉迷游戏,孩子开始性懵懂,那么擦边视频的推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我遇到过患抑郁症的孩子,互联网喜欢给他推送暗黑系的画作、视频以及文学作品,对于一个郁抑症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推送无疑是把他往前又送了一步。
这样一想,你还觉得让孩子自由地使用互联网体现了你的管教方式民主开放自由吗?
有些东西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孩子毕竟是孩子,三观的建立是建立在生理和心理足够成熟的基础之上的,而这样的成熟是需要时间的,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远远无法抵御互联网给他身心带来的冲击。
如果你也是一个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被网络的负面影响给毁了的家长,那么,也请你注意千万让孩子远离我说的那些家庭。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了解更多资讯
亲子绘本、好习惯、注意力、乐观孩子培养,一系列课程等你来了解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