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众号名称调整,本期内容是以下推文的重发:
以前没看过?这次别错过!
大家好,这里是优师教研。
艺术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幼儿园里的艺术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有机会感受美、创造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动作、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各方面能力也得以从中得到提升。
适合小朋友的艺术活动可太多了!相信每位老师都曾开动脑筋、活用材料,为孩子们带来有助于成长的创作活动。在今天的分享中,美国伊利诺伊斯州早期教育机构Star Net的老师探讨了“过程艺术”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你了解“过程艺术”和“成品艺术”之间的区别吗?注重成品的艺术体验通常以设计好的成品为依托,有固定的材料或步骤,孩子要按照指定的方法和步骤来开展活动,而完成的作品往往大同小异,缺乏个性。
相反,“过程艺术”注重提升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主导自己的创作,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尝试,学习通过活动和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曾经在不少推送中都提到了开放式的玩具和材料,这与“过程艺术”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
“过程艺术”的实施形式不仅限于绘画,需要老师为孩子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活动材料,让他们体验绘画、上色、剪纸、撕纸、粘贴、塑型、雕刻、搭建等不同创作形式。在多样的体验中,孩子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
调动身体和手部动作可以促进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
观察和思考可以提升认知能力
-
和他人协作有助于发展社会情绪能力
-
介绍和描述自己的作品能够锻炼语言能力
除此之外,视频还分享了师幼互动的相关经验,帮助老师们在活动中更有效地与孩子交流。比如,用更详细的描述性语言肯定孩子的作品,使用丰富的词汇来帮助孩子接触和提升语言能力,展示作品时考虑到孩子的视线等等。
“过程艺术”以儿童为主体,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兴趣。孩子完成的作品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索、尝试和创造的过程。今天的分享有助于老师们从孩子的角度,设计和开展幼儿园艺术活动。
视频中包含更多内容,感兴趣就打开看看吧!如果本期内容让你有所收获,欢迎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们,或在文末的右下角帮我们点个“在看”。你的认可能够支持我们分享更多好内容。
视频来源:STARNET: Early Childhood频道
字幕:稚桥原创
在我们的公众号搜索以下关键字看看吧:
幼儿园活动、教师经验、幼儿艺术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优师教研
点在看让更多人知道好内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