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为什么人一过四十,就要把家里变成植物园》,里面戏谑地说:如果说种菜是老年人刻在骨子里的原始记忆,那么养花就是中年人灵魂的栖息地。文章引起了许多人共鸣,不少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纷纷留言,表示自己“提前进入了中年”。 由此看来,对花草、种植的热爱其实并不分年龄段,只是到了人生后半程,各方面条件更充分,这个爱好就凸显了出来。 对于刚刚踏上人生旅途的幼儿来说,花草和种植又意味着什么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也就是说,孩子把种植当作一种喜爱并乐在其中的游戏,并在这种游戏中学习和发展。 成人多把种植当作一种愉悦身心的休闲活动,大多数人的乐趣在于欣赏被养大、养壮、养开花的花草。然而孩子就不同了,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新奇、有意义的,无论浇水、修剪还是观察等,都是能给他带来乐趣的游戏,是玩儿,但在这些玩儿中可以涉及多方面经验、能力的培养。就拿种大蒜为例吧。 在种植中培养观察力 培养观察的习惯,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是十分重要的。观察力并非一日养成,黑格尔认为,培养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爸爸妈妈在鼓励孩子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善于观察。比如水培种大蒜时,可以让孩子把蒜种在不同形状和高矮的透明器皿中,引导他除了观察叶子的生长,也去观察根须的变化。孩子会惊奇地发现,大蒜的根须长得很多很长,还会随着器皿造型长成不同的形状呢。 在种植中锻炼坚持性和耐心 常有家长说孩子做事没耐心、没长性,询问怎么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其实,观察大蒜做记录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耐心和坚持性的极好机会。把大蒜种下去后,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了,表格不要太复杂,以方便孩子坚持每日观察和记录。 四五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填画记录;三四岁或更小的孩子,可以引导他观察后讲述,帮助他完成。一天两天记录并不难,难的是新鲜劲儿过去后的坚持,不仅对孩子,对爸爸妈妈也是一种考验呢。可是,身教胜过言传,如果您不能坚持,怎么去要求孩子做事有坚持性、有耐心呢? 研究表明,21天养成一个习惯,当您帮助孩子把观察记录完整地坚持下来后,相信不仅留存了一份值得珍藏和回味的观察数据,更会收获一份行为上的惊喜(包括您自己)。为了实现这份坚持,您可以和孩子商定一个完成记录后的小奖励,怎么样,得到了吗? 在种植中提升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 把蒜瓣一粒粒端正地种到土里、给蒜苗换水……这些成人举手之劳的容易事,孩子同样能够完成,也正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机会。爸爸妈妈只需在必要时进行启发或示范,千万不要全部代劳。哪怕一开始做不好、做得慢甚至做错了,孩子也会在体验中不断去修正和总结,自己得来的经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不是吗? 种大蒜会持续数日,在过程中,爸爸妈妈除了监督、引导孩子去照顾和观察、记录,还要多和孩子进行口头交流,鼓励他讲述自己的发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以提升呢。比如问孩子:“看,白白的蒜瓣像什么呀?”或许孩子会说“像月亮,像小船”,那就继续引导他说出完整的句子:“对,白白的蒜瓣像弯弯的小月亮,还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白船。”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不是上兴趣班、拿着书才是在学习,生活的点滴中都藏着孩子学习的契机。种大蒜可以说是最最简便的种植:种植对象很方便获得,大蒜家家都有;种植器具“丰俭由人”,可土培,可水培,纸杯、矿泉水瓶都能种;种植周期短,蒜苗嗖嗖长,一天一个样,孩子能看到明显的生长变化,获得成就感。 种大蒜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体会观察和探究的快乐,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亲近自然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意识。而您付出的,只是几头蒜、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试一试吧,您的孩子与大蒜会演绎出更有趣的故事。 原文刊登在2021年1期《学前教育》(家教版) 文字编辑/陈蕾 微信制作/郭彩霞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